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而立,如何和时间化敌为友

(2019-01-10 10:39: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灵随笔

12月31日晚,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深圳开讲,今年开讲的主题是关于“那些1%的人已经强烈感受到的小趋势”。本次到场观众7884人,为“时间的朋友”倒数第十七场。

三十而立,如何和时间化敌为友


在这场演讲上,罗振宇提出了五个问题: 


Q1
最深思的问题:我的时间怎么就不够用了?

很多人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时间无限碎片化、空间无限被分割的时代。换句话说,你接收到的信息太繁琐,浪费掉了太多的时间。时间不够用,是因为“信息过载”。

当你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得分得清什么能穿越时间,什么会被时间过滤。所有能穿越时间的东西,就该坚守,所有会被时间过滤的,该翻篇就翻篇,因为人生太长了。


Q2
最闹心问题:我能看到事实吗?

所有趋势都起源于事实,想抓住趋势,那就得能认清事实。但是一边是人类拼命努力,扭曲事实;一边是世界拼命努力,隐藏自己。怎么才能看清事实?

别把自己当主流,要对自己的趣味保持一种警醒和谦卑,不要动不动就以己度人。这也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接近一点事实。而具备还原能力才能逼近事实真相,这是最稀缺的能力。



Q3
最现实的问题: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有啥区别?

不做事的人经常讨论一些抽象的问题:情感和理智哪个重要?理想和现实怎么能平衡?做事的人很现实,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就是这张时间表上具体的时间安排而已。

对做事的人来说,什么时候都难,但难也不干,对那些不做事的人来说,难不难跟他没有关系。对于所有想做事儿的人来说:小趋势(风口)面前,坏消息是,每一趟班车停靠的时间都很短。好消息是,没有末班车,车是一会儿一趟,越来越密。

三十而立,如何和时间化敌为友


Q4
最无助的问题:我的力量从哪里来?

过去的200多年,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靠工具,靠机器,今天靠什么,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现,反衬得我们人类相当无能,充满了无力感。但别忘了,人工智能背后是人,只是也意味着这个世上只有少数的赢家有机会了。

人工智能会是无比聪明和强大的工具。但我们自己身上藏着的感知能力,那份良知良能是工具永远无法代替的。对未来事物的预判能力,这才是我们力量的真正来源。



Q5
最扎心的问题:时间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任何一个人,不管力量强弱,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时间的朋友。但是,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需要足够强大、跳出时间设置的陷阱,然而我们够足够强大吗?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断你在做的事情,还要持续地不被诱惑。因为一旦中断,前功尽弃。只能依靠这种坚持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积累成奇迹,成为时间的朋友。

三十而立,如何和时间化敌为友


这场关于时间的演讲,撞上铺天盖地的“中年危机”、“最小的八零后,也迈过了三十岁的门槛”,不由得让人分外焦虑。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三十而立。两千多年后的而立之年的八零后们,被来自家庭、事业、婚姻的重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内心幻想山川湖海,现实囿于房贷、车贷和小孩。他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希望和幻想,但还没有完全接受现实。



到了30岁,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就很容易患上“30岁综合症”,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年龄,不自觉地和他人进行比较,习惯性的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等等,最终陷入到深深的焦虑当中。

很多生活习惯凌乱,整日浑浑噩噩的人,在为未来焦虑,但没有付出行动改变自己,依旧毫无方向和意义地虚度时光。可是,岁月只会流逝,不会凭空给谁惊喜。三十而立,作为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如何在这个节点上“向前一步”?时间究竟是你的朋友还是敌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三十而立,如何和时间化敌为友


跳出舒适区不仅需要勇气和自律,还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人生前30年的生活是身体的智慧辅以知识的帮助,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但对创新会起到阻碍作用。

当我们的大脑无法找到答案时,是你的身体告诉你该和自己对话,激活身体智慧了。

帕曼生活教练,可以帮助你静观自我,与身体的联接,与智慧相遇,帮助你开启高质人生的第一步,并积极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新的尝试或改变,助你顺利走过困境,和时间做朋友。



曾经我白发苍苍,如今我风华正茂。生活刻薄相欺曾令你白发苍苍,而如今的风华,正踏着过去浴火重生迤逦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