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百科|跳槽热,我到底要不要跳呢?这些数据告诉你

【陶花源】
圣诞节、元旦节,然后就是又爱又恨的春节了。年底了,你在忙什么呢?
努力地写着年终总结,零零碎碎地回忆着这一年;
努力地冲业绩,努力把自己回家的车票从普通二等座换成高级商务座;
努力地四处观望,努力寻找最好的跳槽机会;
或者你在犹豫不决中,跳还是不跳呢?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不是一个人在犹豫!
2016年12月,猎聘发布了《年底职场人跳槽意向问卷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的两万余名职场人中,69.72%(近7成)的人表示会选择在年底跳槽,30.28%的人不打算在年底跳槽。
选择跳槽的原因:
33.44%的人表示工作到了瓶颈期,忍完一年不想再忍了;
25.22%的人认为一年的工作到头,该是反思自己重新开始的时候了;
16.69%的人认为虽然还没到招聘旺季,但错开高峰时期选择工作机会也不错;
只有8.55%的人认为公司年底也要吐旧纳新,自己不想在公司太被动。
不打算跳槽的原因:
45.37%的人表示,这样做是因为就要过年了,想过了年拿了年终奖再说;
29.55%的参与者表示年前还没进入招聘旺季,工作机会不算多,等有好机会再伺机而动;
11.19%的人表示目前的工作还有不少发展空间,想继续待下去做出一番成绩;
7.84%的人表示还没有决定是否要跳槽;
6.05%的人表示暂时求稳,不想动。
你呢?正在试图跳槽的你是因为什么呢?如果你有不同的原因欢迎留言给我们。这近7成的试图的跳槽的人“不想忍了”“该反思自己了”“不想太被动”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驱使大家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是社会对于成功的标准。
什么是成功?
首先是有一份好工作,收入高、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然后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要过年了,回顾这一年,赚了多少钱,银行账户里还有多少钱,过完年我们就又长了一岁,留给我们可以奋斗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可是我还没有赚足够的钱,我还没有爬到想要的位置,怎么办?未来怎么办呢?我什么时候能成功呢?我离成功还有多远呢?
这么一层一层地理出来,我们会发现它的深层心理原因是对“对未来的恐慌”,我到底能不能成功?什么时候能成功?,那重点就是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社会公认的成功标准,更多的是金钱和地位。
那身处社会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试图跳槽的人,请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我要做一份什么样的事业?
3、此次跳槽在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中吗?是有助于我的吗?
如果你能够清晰地回答以上三个问题,那就果断地去跳吧!
如果你没有办法回答问题1,自然就没有办法回答2和3,那就需要暂停一下跳槽的脚步,因为此时的跳更多的是盲目试错。
可能你的薪资会随着跳槽而增加,但是它极有可能也不能带给你愉悦感,不能带给你心灵的满足,因此在“无心”状态下我们失去了跟身体和自己的连结,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甚至是喜欢的东西放在面前也会因为身体的钝感而让它溜走。
#企业该如何留住适合的人?#
通过团队建设,培养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专属位置。让每一位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这里用来存放我们的心。
认同感对企业具有重大价值。
人内心深处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去启动这个源泉。因此,没有文化和精神认同感的企业,即使再能够赚钱,也注定是一台不会长久生存的赚钱机器,因为它是心灵的荒漠,而人是无法长久地在荒漠中找到生命必需的营养的。
一个认同企业、归属于这个企业的员工在面对跳槽流的时候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跳槽高峰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如果能够企业能够在员工犹豫不决之时建立起对于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就像一个患过流感的人在服药治愈了流感之后体内就有了相应的抗体,能够抵抗下一次病毒的入侵。
陶花源E&T团建,通过有趣、简单的专业心理学游戏的方式,让员工在游戏中找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从而建起立真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启动心理源泉,创造更多的价值!
前一篇:“白骨精”|抱怨是个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