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每个人都不是孤岛
标签:
身心灵成长 |
【陶花源】
夏天时,一段视频上了热搜:
在华山栈道上,游客正在小心翼翼地通行,一名身穿灰色短袖的男子突然揭开身上的安全绳,从栈道边上张开双臂,像展翅翱翔的鸟,轻盈的纵身跳下悬崖。

他的每一个动作没有半点犹豫,整个过程表现出异常的冷静。那张开双臂的纵身一跃,仿佛解脱了所有的苦难。
一个月后,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不顾其他人劝阻,还是毅然决然地从峨眉山金顶跳下,当场身亡。
旁边游客一遍遍地劝她,“快回来”、“听听我们的话”、“你还有爸爸妈妈”,但是她还是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
自杀之前,她留下了一封遗书,坦诚地说自己有抑郁症,遗书里她写出了自己的崩溃和无奈:

抑郁症在医学中尚未有明确病因,一些人却想当然的把它归结为心理或情绪问题。
他们不会对一个受伤流血的人说:“你为什么要喊疼?”
也不会对一个癌症患者说:“你太自私了,为什么不好起来,不考虑家人的感受?”
却会在看到别人因抑郁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心生鄙夷,认为对方过于脆弱。

作家Andrew Solomon,在TED演讲中,将人们带入他与抑郁症抗争的那段日子。
他曾以为自己是一个坚强的人,直到他在有一年中,先后经历了母亲逝世、爱情终止等一系列打击。
患者并非完全感受不到快乐,只是他们对一切失去了兴趣:
从食欲的降低、社交欲的减退、兴趣与动力的消失,到最后,连求生欲也会一步步丧失。

那是一种沉溺水中、暗无天日的绝望。只能感受着水没过自己的窒息感,看着自己慢慢下沉,沉入目光所及皆是黑暗的黑暗中去。尽管这个过程,这种感受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时长。
人生,就怕失去生活的希望,看不到一点光亮的人生,就像是跌入万丈深渊的黑暗,生也是死。
我们可能有一万种不堪:有人有强迫症,每次去完厕所就洗手洗得停不下来,洗出血也不停;有人情感疏离,哪怕和很爱 的人在一起,也没法说出“我爱你”,有问题只想躲开;也有人有焦虑症,时刻被焦虑充斥着,甚至无法入眠。

西方称抑郁症为“蓝色隐忧”,亦有说“心灵感冒”;然而,它如幽灵般盘旋内心,那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又被称为“第一心理杀手”。但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我们都有自救的权利和能力。真正导致我们抑郁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和觉性的割裂,也可说,是和“大我”的分裂,完全活在了小我的蒙蔽中,所以,才时时感到“匮乏”,感到“不完满”,感到“虚无”,陷入抑郁的人们,迷失了本来面目,需要回到根本的自性家园。《谁在你的身体里?》内观工作坊可以极大扩展我们了解自身内心的疆域,而这种了解会带来切实的积极改变,从而改变原有的心性,孕育新的成长。
心理学家荣格说,向外张望的人做梦,向内审视的人觉醒。
因此,返回内心,深入觉察,疗愈抑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