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一次食欲的背后都是一种情绪,妈妈早已教会你“情绪化饮食”

(2018-11-14 12:10:36)
标签:

健康

分类: 有趣灵魂



食物与情绪

食欲是一种完美的生存机制,每一次食欲的产生都代表了一种或者多种情绪需求。早在婴儿时期,我们就被训练了情绪化饮食行为。


#小师妹Claire为什么会情迷【疙瘩汤】?#


我的小师妹Claire,每每生病的时候,都会想要喝疙瘩汤,而且最好是回家喝妈妈做的疙瘩汤。如果没有条件回家,就去找口味相似的疙瘩汤,西红柿必须炒成西红柿酱,然后搅入细细的蛋花。每次只要一喝到妈妈做的疙瘩汤,她就会开心起来,病也似乎好了一半。哪怕是在孕期,妊娠反应严重,任何食物都无法引起她的食欲,唯独妈妈做的疙瘩汤依然让她情有独钟。


显然,这已经不是一碗疙瘩汤的问题,而是妈妈做的疙瘩汤或是有相似味道的疙瘩汤,能让Claire体会到爱、支持和更多美好的感受。


我问她:“小时候,妈妈会用什么时候来奖励你呢?”


她抬眼略略思索了一下,说:“疙瘩汤”。


每一次食欲的背后都是一种情绪,妈妈早已教会你“情绪化饮食”
瞧,这就是Claire情迷疙瘩汤的真实原因。在儿时的Claire的身体记忆里,疙瘩汤和爱、奖励、开心、优秀等积极正向的情绪情感体验联结在一起。长大后,每当她需要这些美好体验的时候,身体会自动打开记忆闸门,触动与这种美好体验相关联的饮食按钮,帮她找到最容易带给她这些美好体验的东西——疙瘩汤。


饮食,就这样成为情绪的载体和表达。

    #每个人都有一些饮食习惯来自于早期的    成长体验#


  食欲是一种完美的生存机制,每个人都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营养学家,每个身体都是一个协调配合的营养系统。在情绪性饮食中,每一次食欲的产生都代表了一种或者多种情绪需求。其实我们在婴儿时期,就被训练了情绪化饮食行为。


有人曾调研过母亲给婴儿喂奶的动机,结果发现,通常不是因为婴儿饿了,而是为了安抚婴儿。慢慢地,婴儿都学会了奶瓶、食物和情感慰藉之间的关系,知道了从食物种寻找爱和支持。

每一次食欲的背后都是一种情绪,妈妈早已教会你“情绪化饮食”
Claire和她挚爱的疙瘩汤,就是一个典型的情绪饮食实例。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莫名地喜欢吃煎饼的他,是因为小时候每次生病不愿意去医院,妈妈总会说“从医院出来,在门口我买个煎饼给你”。因此,煎饼就和离开医院,结束治疗的愉悦有关;

比如,喜欢用方便面来奖励自己的她,每次开心的时候都会奖励自己方便面,因为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妈妈每到周末就会买一袋5毛钱的干吃面给她。

…………

  现在,请你快速地回想一下,小的时候,你的父母是否对你说过这样的话:


“宝贝儿,你今天表现得好棒,妈妈买了巧克力蛋糕奖励你。”

“只要你考到全班第一名,你想吃什么 ,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很熟悉呢?再回想现在你的饮食习惯:

每当你想要奖励自己的时候,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你的哪些饮食习惯是来源于家人?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曾用哪些食物奖励你呢?

你用来奖励自己的饮食模式,是否像你的妈妈/爸爸曾经给与你的奖励?

你现在经常渴望吃的东西是不是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食物?

当你生病、伤心、委屈的时候,你想吃的食物跟家人有关吗?

…………


每一次食欲的背后都是一种情绪,妈妈早已教会你“情绪化饮食”

#像Claire一样的暴食型饮食者#


如果你也有像Claire一样对某种食物的执着,恭喜你,你也有可能和Claire一样,属于暴食型的饮食者。(点击《Padma专栏 ▏多看几眼《风味人间》,你就会发胖,这是真的——看美食能让身体产生生理性饥饿!》,完成饮食类型自我测试,并阅读全文获取专业资讯。)


如果你,或是你周围的亲朋好友中,有像Claire一样的暴食型饮食者,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他们吧,利己助人!


暴食型饮食的人通常会狂吃一到两种特定的食物,而且通常会竭尽全力去获得自己渴望吃的食物,比如,大半夜驱车去到几十公里之外的某家奶茶店,只为喝一杯珍珠奶茶;顶着烈日排队N多小时,只为吃一个冰激凌……通常,暴食型饮食的人在渴望吃某些口味或者种类的食物时,任何替代性的东西都将不能满足他们,必须吃到想吃的东西才能满足。比如,想要吃抹茶芝士的欲望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原味芝士满足。


这些体验你有过吗?如果有的话,请继续阅读寻找答案吧!


每一次食欲的背后都是一种情绪,妈妈早已教会你“情绪化饮食”

暴食型饮食的人会疯狂地吃所有的食物吗?


答案:不,只有某一些食物会激起暴食者的强烈食欲,因此这些食物被称为“暴食性食物”,暴食性食物一般是由精致的白面粉或糖制成的,比如面包、面条、甜食等。一些专家认为,暴食型饮食的人会变得焦虑是因为食用这些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这样巨大的波动会让人产生焦虑感和不适感,而为了缓解这样的焦虑,暴食者会加剧暴食,因此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如何避免暴食型饮食?


答案:当你还没有掌握系统而情绪管理的方式之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完全避开暴食性食物”。因为食性食物通常会掩盖掉暴食型饮食者的潜在情绪问题,当他们无法获得食物的时候,就会注意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并开始寻求解决方案。


每一次食欲的背后都是一种情绪,妈妈早已教会你“情绪化饮食”
身体会记得你经历过的所有情绪情感体验,它清楚地知道你的每一次食欲背后的情感需求,你的情绪现状。每一种食物的背后也隐藏了一种或多种情感需求,喜欢吃巧克力的你、喜欢吃咸味零食的你、喜欢吃坚果的你、喜欢吃辣的你,你知道你的情感、情绪需求吗?


一起来内观找答案吧!《谁在你的身体里》,解读每一次食欲背后的秘密,终止暴饮暴食,找回曼妙的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