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ara Prem陶思璇 | 怎样才能把握合适的度恰当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2016-01-11 23:47:25)
标签:

教育

健康

陶思璇

育儿

分类: 心灵随笔

对于刚刚入学的低龄儿童,家长如果参与太多,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可是如果参与得太少,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祸事。参与才能够参与有度伴而不伤,其难度不亚于从边远山区考北大清华。——Tara Prem陶思璇Tara <wbr>Prem陶思璇 <wbr>| <wbr>怎样才能把握合适的度恰当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今天中午听到一个妈妈讲,孩子终于要去读小学了,寄宿,她可以松口气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这种想法,是相当数量的爸爸妈妈们的共同认识。

 

在学校里有出色的表现的孩子,父母是这样做的

 

孩子读小学了,父母真的可以松口气、从此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吗?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在学校里有出色的表现的孩子的父母,他们是这样做的:

※ 在孩子回家后和孩子谈谈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 对孩子的成功有很高的期望;

※ 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 与孩子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 继续参与孩子们的生活;

※ 继续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例如家长会、学校运动会、郊游活动等,甚至会要求在教室里旁听对孩子进行观察;

 

那么,做这些事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什么关系呢?家长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一看小学低龄儿童的发展特点。

 
小学低龄儿童的发展特点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学校里发展自己的伙伴关系,这也是对父母的一个挑战。在小学低年级建立的自尊,和以后的成长、包括成人后的自尊都有很重要的关系。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容易体验到快乐。他们不大容易被同伴的压力所动摇,也不大可能从事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冒险行为,这些冒险行为包括喝酒、无保护措施的性交等。
 
学校对自尊感的培养起到了重要
 
作用具有高自尊的成人,在他们生活中作出的决定,包括爱、浪漫、性的决定往往是比较好的,而这种自尊感的培养,学校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有的学校都应该鼓励、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创意大赛的活动,我是表达训练的老师,参赛的选手们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分为不同的年龄段小组,在和这些选手们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一件事,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里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竞赛性质的,获得优胜的学生不仅会得到荣誉鼓励,还会得到老师、校领导们的青睐有加各种偏爱,而那些没有获胜的学生,则会受到冷落。事实上,这种区别待遇,从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显现出差异性:有可能获胜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辅导,获胜可能性比较小的就会被冷落甚至是否定。
 
这种差异教育,会让那些没有拿到名次或是名次比较差的学生倍受打击,他们从中体验不到创造力的价值,体验不到自己的努力的价值,能够感受到的只有最后的结果。这真不是个好现象。
面对差异教育,父母应该如何做
 
如果你的孩子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没有被看见、被肯定,甚至是被否定,你就需要为你的孩子去到学校里跟老师有一个沟通,请这些老师尽量做到及时肯定孩子们的努力过程。


当然,你的请求是否能够凑效,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家长们保持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在这个时候尤为重要,你需要让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打击之后很清楚地知道,家是TA可以获得支持、理解的地方,父母会无条件地和TA站在一起。


你需要在学校无法很好给于孩子自信心培养的时候,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支持,帮助孩子培养更好的能力,让他们更有勇气去应对外面的挫折。
 
除此之外,学校里还会有很多可能会与你的价值观不同的教育,例如,老师推荐了一本你不赞同的书给孩子阅读,例如老师对某种现象的观点与你不同,老师对某类人群的态度与你不同,老师们怎样看待男女平等、怎样看待一些社会问题等等。你都需要做好准备,你想要给于孩子怎样的教育。
当然,你还要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令学校讨厌的问题家长、爱找学校麻烦的人。你要知道,学校是你的伙伴,不是敌人。
 
发现了差异性,尽量和老师们沟通,沟通无效,再想其他解决方法,总之不要与校方为敌,毕竟你的孩子有很多的时间一个人呆在学校里。
 
 
原创版权声明本文属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发请署名:作者/陶思璇(Tara Prem)编辑/辛欣;原创平台:陶花源健康家庭(微信号:TaraPrem);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taratao@taratao.com,欢迎转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