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矛盾的两端常常是51:49?——是胜是负,往往只有一线之差

(2014-04-03 21:57:00)
  我的工作中,经常会有些被生拉硬拽过来的中学生,比如那种见了心理治疗师也无济于事的厌学的孩子,或者那种一边说着不来一边又被家长老师硬拖来的孩子。可能人们会以为,既然他们那么讨厌过来,那被强行押过来所做的咨询,也就起不了什么效果吧?但事实却并非都如此,这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有个被硬拉来的高中生,一进来就把椅子调了个方向,背对着我坐着。这种孩子倒是很容易对付,因为他们一见到我,就已经开始用“我才不会和你这家伙说话呢”的方式和我对话了。于是我也跟着他的话题说些“哎呀哎呀,你完全不打算跟我说话呢”之类的话,他就扭过头来说:“那当然了!竟然干这种事儿,我爸爸真过分!”就这样,我们谈得越来越来劲。

  在那种时候,我之所以能够保持冷静,是因为我相信所有的事基本上都是以51:49的比分分出胜负的。这位高中生也一样,在“我才不会去见心理咨询师呢”这种想法的反面,也有觉得“搞不好心理咨询师这种人能够理解自己的痛苦呢”的部分。“我才不会借助别人的帮助呢”这样的心情,与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心情共存。只不过在决定采取哪种心情时,这两种对立的心情间就必须决一胜负,要是“不借助别人的帮助”胜出的话,那么外在的表现就会呈现这种观点。可是与其相反的倾向在身体里依然存在。可以说,两者相较时,胜利的一方多数只不过是51:49的险胜。

  虽然只是51:49这样微弱的差距,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输掉的那一方就会被深埋于无意识里。所以在我们的意识里,会认为那就像是2:0的胜利一般。搁在足球比赛里,2:0可是完胜啊!因此,我们会在意识里强烈地坚持自己单方面的意见——但实际上却不仅仅有这一种意见。

  只要你能够抓住这种感觉,那么就算对方说“我才不想跟你这种人说话呢”,你也能保持绝对的冷静。只要不慌不忙地做好准备应对,以后发生什么事还不一定呢!

  在来访者自愿前来咨询,并且表示“我非常想治好自己的神经症,不管老师您说什么我都会赵做,我又热情能做到”的情况下,51:49 的理论也同样适用。这样的来访者确实是有热情的,可一旦为了克服神经症开始直面一些艰难的问题时,他们往往就会出现一些让人误以为他们不想治疗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治好并且可以为此付出代价占了51,而想要简简单单地被治好则占了49.遇到这种情况,要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觉得“这个人这么有热情,咨询一定能进行得很顺利吧”的话就一定会失败。来访者本人多数是以2:0的意识来进行谈话的,但作为倾听的一方,我们必须尽可能地看到来访者内心最深层的事实。

  我认为,人观念中的51:49越向50:50靠拢时,就越是让人难以忍耐。此时人们非得做些什么掩饰不可,比如做出激烈的行为或明显的对抗,或是发出“高声”。我前面说的那个高中生,就是以调转椅子背对着我以示对抗的。如果不用这种强势的姿态表示“我才不和你这种人说话”的话,那么“非常想被拯救”的那部分就会忍不住浮现出来。

  这种时候,要是被对方的行为影响做出激烈反应,比如对那个高中生说“你给我转过来”的话,那么好不容易即将出现的大逆转就会被阻止,变成“果然吧,这种时候怎么可能说话呢”了。不过,有时人们真的不得不发出“高声”。为了严谨一点,说成“不符合场合的高声”或是“不必要的高声”似乎更妥当。总而言之,当避免了“不符合场合的高声”或是“不必要的高声”时,观念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所以说,胜败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心急。

  摘自《心的处方笺》

TaraTao陶花源心灵成工作室

联系电话:Joy 15117939933(可加微信)
电子信箱:office2013@taratao.com
---------------------------------------
分享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更多资讯,请订阅:
思璇微信公众平台:sixuantao
思璇微博:@Tara陶思璇
思璇搜狐自媒体:Tara陶思璇
---------------------------------------
2014年“心幸福”系列课程简介
【心幸福-自信之光】:熟练掌握“8个镜片”的自我觉察技术,提高自我价值感,提升自信心。
【心幸福-愤怒之舞】:解析愤怒背后隐藏的情感需求,恰当释放,转化能量;
【心幸福-信任生命】:通过一些自我面质的训练方法,培养专注力,正念观,与生命结盟;
【心幸福-喜悦人生】: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学习自由恰当的情感表达,能量升华。
【心幸福-重生之旅全系列】:重返少年时光,整合内在资源,创造未来新世界。
【谁在你的身体里面-内观工作坊】:倾听身体,探索情绪背后的秘密,与内在智慧建立联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