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自我的真相

标签:
情感单身女性 |
分类: 心灵成长课程 |
“认识你自己。”这是希腊时代探讨人生奥秘的箴言。但是,若想认识自己,所涉及的问题实在太广泛了,包括:人类生命有什么特色?自我与他人的异同如何?人的一生有何意义?宇宙存在对于人生意义有什么启发?人死之后是什么样?死后还有另外的生命存在吗?神明真的存在吗?神明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答案,而这些答案也一直在改善修订之中。在知识普及之前,人们通常以“概括承受”的方式,认同社会上的主流观念,譬如宗教所教导的现成答案。到了20世纪,理性启蒙的效应浮现,人们日益需要自行探讨人生问题,而心理学适时应运而生,蔚为风潮。
以单一学科而论,能够在20世纪凝聚杰出心智,迭创新颖见解,进而乘风破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触及百姓的日常言行,可以说,非心理学莫属。换言之,如果我们继续奉行“认识你自己”这句古老名训的话,首先就必须认真向心理学家们请教。
众所周知,“哲学”号称“爱好智慧”,“始于经验,而不终于经验”。就心理学所依据的是丰富的人类经验而言,它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哲学”需要更加努力,找出这些经验“之所以是如此”的根本条件,譬如,设定一个关于“人”的思考架构,如身、心、灵,然后评估每一派心理学在这个架构中的定位。
心理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身居于主导地位的阶段,由身来“决定”心事怎么回事,这种观点,以行为主义为代表;而佛洛依德学派则主张由身来影响“心”,即由人的潜意识无法摆脱生物本能的特质出发,再由潜意识来解释心理活动。其次,是“自我”概念展现的阶段。代表人物有二,一是阿德勒,认为自我是“面对”着群体,一生都在致力于自卑之超越;二是荣格,主张自我是“通过”全体,由集体潜意识找到化解疏离之苦的门径。第三个阶段,是“自我”要主动出击了,譬如弗兰克声称,自我要求“意义”,可以为此而忍受折磨与考验;又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出自我所要求的是“实现”,要把人的优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以上三个阶段所形成的趋势,是由身走向心,再由心往上提升,走向灵的领域。就在20世纪接近尾声时,超个人心理学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在本世纪大显身手了。所谓“超个人”,所指的正是“灵”的层次。因为只有在灵的层面,所有的个人可以找到共同的源头与归宿,亦即可以化解在身与心方面所造成的个别差异。
(摘自《心灵导师身心灵整合之道》)
-------------------------------------------------------------
TaraTao陶花源心灵成工作室
联系电话:Joy 15117939933(可加微信)
电子信箱:office2013@taratao.com
--------------------------------------------------------------
2014年“心幸福”系列课程简介
【心幸福-自信之光】:熟练掌握“8个镜片”的自我觉察技术,提高自我价值感,提升自信心。
【心幸福-愤怒之舞】:解析愤怒背后隐藏的情感需求,恰当释放,转化能量;
【心幸福-信任生命】:通过一些自我面质的训练方法,培养专注力,正念观,与生命结盟;
【心幸福-喜悦人生】: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学习自由恰当的情感表达,能量升华。
【心幸福-重生之旅全系列】:重返少年时光,整合内在资源,创造未来新世界。
【谁在你的身体里面-内观工作坊】:倾听身体,探索情绪背后的秘密,与内在智慧建立联结。
--------------------------------------------------------------
分享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更多资讯,请订阅:
思璇微信公众平台:sixuantao
思璇微博:@Tara陶思璇
思璇搜狐自媒体:Tara陶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