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全民免费教育”看“吴起精神”
陕西吴起将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从学前到高中的全民免费教育。2007年以来,吴起县在教育上累计投入总计8.5亿元。去年,吴起已成为陕北地区石油资源区块面积最大、石油产量最多的县。其生产总值达到81.87亿元,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高达16.07亿元。(7月5日新京报)
吴起3年投入8.5亿元,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从学前到高中的全民免费教育,在公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引起人们对吴起的由衷羡慕。
吴起全民免费教育,毕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该县因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生产总值达到81.87亿元,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高达16.07亿元。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地区,的确难以望其项背,因而认为自己与吴起在经济上没有可比性。然而,笔者认为,吴起的全民免费教育并非不具备标本意义,透过吴起全民免费教育,更多是要学习吴起重视民生、重视教育、廉洁从政的精神。
吴起财政收入上可谓富得淌油。让人想不到的是,县财政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朱久伟,这位掌握着吴起县钱袋子的官员办公室,面积不足10平方米,一张单人床紧挨办公桌。沙发不够,人来了就坐在床上。更让人吃惊的是,吴起县政府主动压缩政府配车,召开大会居然要向学校借车。这与那些有钱先建豪华办公楼,没钱贷款也建设豪华办公楼的地方政府,与那些年年增加和不断更新办公用车的地方政府,形成显明的对比。一些地方政府,有理由将吴起全免费教育的举措不以为然,抑或说认为受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推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但没有理由拒绝学习吴起地方政府廉洁从政、厉行节约的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吴起的为政者能够在经济实力雄厚的条件下,首先想到在全县实行全民免费教育,亦是一种必然。这是因为一个廉洁从政、厉行节约的政府,必然将民生放在首位,必然将以民为本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其实,现实生活中,在经济实力上像吴起那样甚至超过吴起的地方政府并不鲜见,然而舍得像吴起那样将钱用在民生上,用在教育上的却十分鲜见。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富足之后,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放在首位,大建各类标志性建筑,誓在全国争第一、亚洲争第一、世界争第一的却大有人在。这些地方政府以扭曲的政绩观为荣耀,怎么会像吴起那样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呢!这叫“道不同而不相为谋。”
因此,面对吴起全民免费教育,可以感叹自己经济实力不足,可以感叹自己不能与其同日而语,但不能看不到吴起地方政府廉洁从政、厉行节约的精神,更不能拒绝学习这种精神。至于在经济实力上并不逊色甚至超过吴起的地方,难道不应像吴起那样亮出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的大手笔吗!
济南日报http://jnrb1.e23.cn/html/jinrb/20100706/jinrb906192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