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彩票”并未亵渎文化经典
孔子彩票发行一个星期以来,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万元,表现抢眼于其他同类别的即开型彩票。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副主任尹成历认为,孔子彩票的确有更强的“号召力”。对此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一做法亵渎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2月2日新华网)
山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发行的孔子彩票,产生了很强的“号召力”,仅一个星期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200万元。然而,对于有人认为孔子彩票亵渎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说法,笔者不能苟同。
认为孔子彩票亵渎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人,所给出的理由是,用孔子彩票普及文化和盈利之间存在明显的逻辑悖论。其实,作为福利彩票,用孔子彩票普及文化和盈利不但不存在逻辑悖论,且实现了很好的统一。
福利彩票,是指国家为筹集关爱社会困难群体的公益资金,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而特许发行、依法销售,自然人自愿购买,并按照特定规则获得中奖机会的凭证。也就是说,福利彩票在满足彩民博彩心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客观上起到了彩民关爱社会困难群体的良好效果,仅2009年中国福彩销售达756亿元,筹集公益金240多亿元。这种关爱社会困难群体的福利彩票,恰恰符合孔子“仁者爱仁”、“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仁爱精神,怎么能说孔子彩票亵渎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呢!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孔子彩票所产生的关爱社会困难群体的良好的客观效果,与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一脉相承。值得肯定的是,孔子彩票不但没有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还以此作为载体,很好地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孔子彩票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对应不同级别的奖金。如一等奖奖符为“礼之用,和为贵”,中奖者可领取30万元的奖金,最低第八级能够拿10元奖金,奖符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既是创新,又可以起到广泛的传播效果。
传播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不能只靠课堂、讲坛,而是要从课堂、讲坛中走出来,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孔子彩票在募集公益金的同时,宣传了经典文化,一举两得,是让经典文化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范例。孔子彩票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说,是只看“博彩”不看“公益”的偏见,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的矫情。
大众日报http://paper.dzwww.com/dzrb/data/20100203/html/4/content_2.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