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内置低俗软件”举报了谁?
记者从中国电子商会所属的“315电子消费投诉网”了解到,手机内置低俗软件,厂商设置“吸费”陷阱却鲜为消费者所知。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的大量山寨手机,甚至包括某些品牌手机普遍存在类似现象。(12月27日中国广播网)
手机内置低俗软件,是一个涉黄无商量的软件。只要消费者购买了手机,一不小心,点播了手机菜单中的如“欲望空间”、“热辣美图”、“日本妹妹超清”等带有性暗示的栏目,立即便上了黄网,立即便跌入“吸费”陷阱。消费者想删除这些菜单内容,却欲罢不能。由此可见,手机内置低俗软件就是一封事实俱在的举报信。
这封举报信告诉我们,手机内置低俗软件的开发制造者,就是制黄者。手机厂商购买这种软件并将其内置到所生产的手机中,就是贩黄者。而运营商为这种低俗软件提供链接服务,就是传黄者。在这里我们看到,制黄、贩黄、传黄形成了一条龙生产与服务。不能不说这是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涉黄事件。
在这起涉黄事件的背后,在手机内置低俗软件所形成的制黄、贩黄、传黄一条龙生产与服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条不谋而合,甚至蓄意而为的利益链,值得我们关注。手机内置低俗软件的开发制造者,也就是制黄者,当然是瞄准了市场需求才会进行制黄软件的开发。尽管手机厂商称这些低俗软件是第三方提供的,但却无法逃脱干系!人们要问的是这些手机厂商为什么愿意使用这种低俗软件?为什么愿意充当贩黄者的卑鄙角色?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手机厂商将低俗软件看作抢占市场的“亮点”。 至于运营商面对这种手机低俗软件,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充当传黄者,当然是为了“吸费”。一句话,是金钱,是利益,让手机低俗软件的开发制造者、手机厂商及运营商,铤而走险地去制黄、贩黄和传黄。
面对这一严重的涉黄事件,只有媒体监督的声音,却不见相关监管部门依法治理的动作,不能不说是相关监管部门的失职。我们希望在媒体关注这一涉黄事件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积极跟进,彻查通过手机内置低俗软件而制黄、贩黄、传黄的内幕,并依法做出严肃处理。
新民晚报http://news.xinmin.cn/opinion/ylhc/2009/12/29/319581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