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人数”是一种欺诈行为
为了减少竞争,借用他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报名,造成自己想要报考的岗位看上去报名人数很多,以此吓退部分竞争对手。2010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开始报名以来,“刷人数”成为了不少考生当中的热门话题。(10月20日青年报)
在公务员考试中,一个岗位的报考人数是考生选择是否报考的重要依据。然而,有些考生为了吓退竞争对手,却在报考人数上动起了脑筋,借用他人身份证号进行注册报名,造成特定岗位报名人数很多,以此手段“刷人数”,吓退了部分对手。严格地说,“刷人数”不仅仅是投机取巧,而是一种欺诈行为。
“刷人数”的欺诈行为,若得不到有力制止,将会给公务员报考带来不良后果。首先,“刷人数”的欺诈行为,给报考者形成了特定岗位报名人数很多的假象,势必致使一部分优秀考生放弃对特定岗位的竞争。这就使得这一特定岗位择优录选,在考生的广泛性上,在“量”和“质”上,失去了考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录公务员的质量。
其次,玩弄“刷人数”的欺诈行为者,暴露了自己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不良品质。倘若让这样的人,通过“刷人数”手段,获取报考公务员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是公务员考录的悲哀。依靠欺诈行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谁敢说其一朝权在手,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做出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情。
因此,有关部门在维护公务员报考信息真实性上,要有所作为。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完善报考公务员注册手续,堵住“刷人数”的漏洞,确保报考信息真实可信。与其同时,要坚决打击“刷人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现“刷人数”欺诈行为者,应取消其报考公务员的资格。
半岛都市报http://bddsb.bandao.cn/data/20091021/html/2/content_4.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