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对行为艺术不要露头就“打” |
http://www.jxnews.com.cn |
匡正 昨天上午9 时,郑州德化步行街出现了一拨特殊的人,他们一行12人,有男有女,用泥巴糊脸,身上沾满泥土,就连头上也都是泥巴,他们全部化装成泥塑农民工,所到之处,引来大量市民围观和拍照。原来这12个人是在做一项很前卫的活动―――“老万?泥土记忆―――王刚的行为艺术”。 (11月 13日郑州晚报) “老万系列”的作者王刚说,土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我们都是土地的儿子。现在农民工进城其实是身进心未进,城市并没有容纳他们,他们没有归属感。“我希望用艺术的角度切入,关注人的内心,创作有思想、深沉的作品。都市人现在都已经麻木了,我们早已不再轻易去感动了,我要唤醒都市人麻木的灵魂。”王刚充满激情地向记者阐述他的想法。有人认为这是在丑化农民工,是“垃圾艺术”。对此,当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王刚的做法和解释也许有偏颇之处,但其出发点是好的,立意是积极的,充满着关爱农民工的人文精神。 行为艺术是我们从西方拿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行为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是件正常的事情。目前,行为艺术作为国内的一种新潮艺术,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必要的宽容,不要不分清红皂白,露头就“打”。特别是象王刚这种贴近生活,把艺术视觉对准老百姓的做法,在方向上是值得提倡的,也是容易被国人接受的。我们反对的是那些公开展示残忍和恐怖,热衷于表现暴力、自虐和受虐、性行为等,背离真善美,宣扬假丑恶的所谓行为艺术。 对行为艺术不要露头就“打”。只要不是以 “艺术” 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只要不是有害于社会并造成不良影响,就允许其存在,从某意义上说是社会的进步。王刚创作的表现民工生活的《 12 “泥人”逛步行街》,与那些表现极端的行为艺术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允许其存在并不是不可以争鸣。 |
大江时评http://www.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06/11/23/0023792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