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解易·讼卦六


原文: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解读心得:
讼卦,上乾为天,下坎为水,天水卦。讼,诉讼、争辩。讼卦主辩讼。
中国人最怕打官司,历来以和为贵,对待争讼之事极为慎重。这一心理习惯大概古已有之,所以解读讼卦应当考虑这一社会心理。
人在有收获有成就的时候就容易堵塞警惕之心。有收获就意味着吉祥,放松警惕就有可能遭遇凶险,进而引发争讼之事。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最好不要有其它大的举动,而是要求助贵人,贵人就是能秉公处理诉讼的主审大人。
初六:做事有始无终,就有可能引发纠纷争论,只有遵循规律处理纠纷,最终才会吉祥如意。
九二:当事人没有能够取得胜诉,回来后逃避躲藏,与之同邑的三百户人家没有过错。这个人可能是这个乡邑的领导,也可能是普通一员,罪责仅限于一人,不株连无辜。连坐制度始于西周,讼卦形成之时大概还没有施行连坐,抑或有连坐但还没有形成定制,主审大人没有按连坐处罚同邑之人。
六三:当事人应对败诉拟有两种选择:一是摆资格讲贡献吃老本,二是通过义务服役来赎罪。卜问结果,两种选择都不好。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遵循规律,即依法办事,才有可能吉祥如意。
九四:紧承“九二”和“六三”之意,当事人面对诉讼失败,不再逃避罪责,而是及时改正过错,承担应有的责任。卜问结果,平安吉祥。
九五:紧承“九四”之意,依法依规处理诉讼,大吉大利,这体现了慎重对待诉讼的“和为贵”思想。
上九:鞶带,大皮带、腰带,是男子的佩饰。我以为这腰带在当时大概是一种特殊地位的象征,后世官员士大夫峨冠博带的装束大概就源于此。单从法律诉讼角度而言,这鞶带就类似于西方法官戴的头套,象征着公正与权威。如果这个主审大人能秉公执法,就赏赐给他大皮带,否则就再三再四地剥夺这赏赐。当官不为民作主,就摘掉你的顶戴花翎。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