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郦道元其人

(2025-01-06 20:35:55)
郦道元其人

读史至《魏书·酷吏列传》,见郦道元赫然在列。《水经注》的作者足可以跻身世界一流的地理学家,怎么就成酷吏了呢?

短短三百字的记述片刻便可读完,方知郦道元本职是北魏的一位中上级官员,并不是专门研究学术的学者。郦道元为政严酷,治理地方以威猛著称,任东荆州(今河南泌阳一带)刺史时,当地官吏百姓都惧怕他,甚至到朝廷告他处事“刻峻”,郦道元也为此被免官。在朝廷任御史中尉时,汝南王元悦有个宠信的手下犯了错,藏身于王府,郦道元察知后,就派人在王府外守候,趁其外出时将其抓获,一时间朝野权贵对郦道元颇为忌惮。郦道元也为此埋下祸根。萧宝夤反叛,元悦极力主张派郦道元去劝谕,郦道元不得已奉诏前去,终被叛军所杀。

如此看来,郦道元的确有西汉著名酷吏——号称“苍鹰”的郅都之风范。不过,郦道元位列酷吏大概也和《魏书》的作者魏收有关。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个王朝,受北齐皇帝委任编修《魏书》。魏亡不远,书中人物的直系后人大多在世,魏收竟然借此机会酬恩抱怨,收受贿赂,任意臧否人物,或美化隐恶,或渲染丑恶。魏收还大言不惭公然宣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魏书》编成后,人们议论纷纷,称之为“秽史”。魏收和郦道元家族是否有恩怨我们已不得而知,大概可以证实的是郦家后人没有向魏收行贿。唐朝人李延寿编修《北史》时,就把郦道元从酷吏行列中移了出来,在《魏书》原有内容基础之上有所充实,主要加入了郦道元临危斥贼、慷慨赴死的英勇事迹。

郦道元是北魏官员,从未涉足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水经注》中有关南方河流水系的记述一定都是参阅前人的著作,比如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三峡》一文,据说就是借鉴了南朝宋人盛弘之写的《荆州记》。北方地域广袤,久任要职的郦道元足迹也极为有限,绝不可能遍访所有的水系。所以郦道元编著《水经注》并非如徐霞客一般都是亲临考察所得,主要是博览群书,搜集整理,广泛借鉴他人的著作。

《水经注》内容丰富,涉及地理、历史、水利、生物、矿产等诸多方面,学术价值不可估量。将八千多字的《水经》扩充为一部三十多万字的百科全书式的煌煌巨著,如此浩大的整理归纳工程岂是轻易可以完成!郦道元借鉴引用的书籍大多都已失传,比如《荆州记》原文就早已散佚,《水经注》究竟借鉴保存了多少古籍,根本无法说得清楚。郦道元的学术贡献如高山景行,无可替代。

《水经注》语言文字绝妙,也是举世公认的一流的文学著作。明朝文史大家张岱对郦道元的文学成就评价极高:“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公安派的袁宏道鲜为常人所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独步古今,张岱将郦道元置于柳宗元之上,虽说仁者见仁,却也可见一斑。

那么问题来了,郦道元没有去过三峡,怎么能把三峡的四季之景写得如此形象优美呢?这些文辞究竟是出自《荆州记》的作者盛弘之之手,还是郦道元借鉴化用的再创作呢?从《水经注》全书的语言风格来看,当属后者。

郦道元六十一岁罹难,在其有限的人生中专职做官,业余编撰如此一部巨著,搜集资料博览群书之难可想而知。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是受皇帝诏令而行,属于政府行为,有多个专业人才襄助;而郦道元所为皆出于个人爱好,尤为难得。除《水经注》外,郦道元尚有颇多著作,均已失传。

酷吏执法严苛,但并非全是周兴、来俊臣那般舞文弄法构陷良善的奸邪之徒。郅都坚持原则,不避权贵;包拯明察善断,铁面无私;郦道元与这二位同类。史载郦道元的最大弊端是:“兄弟不能笃睦,又多嫌忌,时论薄之。”人非圣贤,郦道元就算位列酷吏,也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