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先生读《老子》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
即使有超过人工十倍百倍的器械也不使用。人民因为热爱生命,不会冒险远徙,更不会奔袭而伐人之国。因此虽然有车辆和船只也无处使用,虽然有铠甲和兵器,也无处陈列,仿佛又回到了结绳记事的时代。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都自认为吃的是可口的美食,穿的是华美的衣服,安居乐业,悠然自足,自得其乐。邻国之间相望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
物质上自给自足,精神上独立自由,远离喧嚣,返璞归真,清静无为,这是多少人向往的自由王国、快乐家园啊!尤其是久居繁华闹市的当代人,在紧张、喧闹、压抑、无聊、孤独中日渐异化,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渴望寻觅一方淳朴清静的乐土,回归到人性的本真。
老子是周王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一个见过世面的智者,并非闭门造车。这个中华文明史上最具智慧的哲人见证了那个时代——青铜向铁器过渡时代——的最高文明,显然当时他已经预见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于是老子立足宇宙自然之大道,构筑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每个人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不论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等高度,人类的精神追求永恒不变。
人们批判老子反对进步,消极避世,复古倒退,不能与时俱进。其实不然,小国寡民并非落后的表现,恰恰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才有可能出现的理想王国。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群居的规模——由集体狩猎的部落到根脉相连的大家族、再到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再到三五口之小家、直到独身自立——不断缩小。由此可知,文明程度越高,人的依赖性越弱,独立性越强。当今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以人丁为第一生产力的信奉人多力量大的落后地区,发达国家则出现了人口降幅渐趋增大的现象。
我们究竟将走向何方?老子的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也许正是全人类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