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先生读《老子》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能让众人心服口服的是道理和仁爱,不是威严和恐吓。强权者却总是痴迷于用手中权力武装起来的威势,把小民百姓视作蝼蚁和奴隶,管束得噤若寒蝉、逆来顺受。人民在失去了对当权者的信任之后,也就不再畏惧其权势,由怕生狠,渐生不满之情绪——“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此时当权者不仅不反思强权暴政之弊,反而会变本加厉,越发加大压制力度,企图将奴隶们的反抗苗头掐灭,持续他们长久以来那作威作福的美梦。
殊不知压制与反抗总是成正比。“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二十三章)狂风暴雨破坏力很强,但不会持久。当暴政将民众挤压到居无定所、生无所聊之时,强权者作威作福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四千年的王朝更替皆如此。只有不压制人民,人民才不会厌弃你。也可以理解为:只要你不厌弃人民,人民也就不会厌弃你。
“自见者不明。”(二十四章)自贵者不可久居上位。因此圣人在治理国家时,总是会抛弃自我表现、自傲自大等威严,更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对百姓实施高压政策,而是自知自明,自爱自重,遵循无为之大道,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前一篇:交友的四重境界
后一篇:丑先生读《老子》七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