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丑先生读《老子》六十一章

(2024-04-17 18:57:27)
丑先生读《老子》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强弱相交,关键取决于强者的态度,强者能做到礼敬弱者,弱者必定会敬服强者,强弱才有可能和谐相处,齐桓公一匡天下是也。反之,强者凌弱,弱者口服而心不服,必会伺机灭掉强者,同而不和,杀机四伏,吴越争霸是也。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名存实亡,一度曾经维持秩序的齐晋霸主也已威望不在,大规模的诸侯兼并拉开了序幕,地处南方的楚国已经由一个封地不足百里的子爵小国扩张成为当时宇内的第一大帝国。这一切都与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背道而驰,老子在本章提出了可以维护天下和谐的外交思想。

大国应当谦卑处下,如江河的下游一般,是天下所有水流的交汇之处,是大地之低洼至阴之处。二十八章有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溪,常德不离;为天下谷,常德乃足。雌常胜雄,柔能克刚,静以制动,正是因为其谦卑沉静之美德。

因此大国礼敬小国,就会得到小国的拥戴,小国敬服大国,就会得到大国的庇护。大国就是想如齐桓晋文那般得到小国的拥戴,小国就是想如宋郑曹卫一般投靠一个信得过的大哥。要想互利双赢,各取所需,大国谦卑处下是根本。这样的外交思想在今日依然可以奉为圭臬,可谓放之万世而皆准,这是老子的智慧,也是东方思想的光芒。

可叹,历史从来不会按照思想家的意愿行进。齐桓晋文之后,天下再无德高望重的带头大哥,秩序大乱,大国疯狂吞并小国,周王朝先后分封的百余个诸侯国不断兼并整合,形成战国七雄,最终归于一统。

人类历史客观存在,没有彩排,不可更改,但并不能说历史的道路就正确无误,因为人类始终是以功利欲望为动力谋求快速发展,同时也是加速走向毁灭。人类如果能够多借鉴思想家的智慧,才有可能在地球上绵延长存。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