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先生读《老子》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弃才提倡仁义,聪慧多谋必然诞生伪诈,家庭不和方显孝子慈父,国家衰亡必出忠臣干吏。本章表面再次论及辩证对立统一之关系,纵观历史也的确如此:太平无功业,乱世出英豪,三国的英雄们到了太平盛世大概只能做乱臣贼子,所以开国皇帝们大多喜欢杀功臣;南北朝血腥嗜杀,佛教却极度盛行;宋辽百年无战,皆腐朽孱弱,被蕞尔女真以摧枯拉朽之势一气扫平;晚清从林则徐到曾国藩再到袁世凯,人才井喷;今日道德沦丧,言必正能量。
此岂不为有失必有得乎!忠孝仁义不正是修身必备社会所需吗!其实这只是封建礼教所提倡,道家并不认同,不仅不认同,而且在儒家提倡之前就已经明确反对了。人生于世,率性而为,遵循规律,按章办事,与时俱进,顺势而行,各司其事,为所当为,何须仁义道德来约束!仁义道德和奸邪狡诈本就是孪生兄妹,都有悖于无为之大道。
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凿了源头活水,所谓的圣人们却出于少数人之私利,故意堵塞源流,用所谓忠孝仁义的污泥浊水污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环境。鲁迅先生一针见血指出其吃人本质,却不能唤醒被吃者,圣人们自然是饕餮无厌,置若罔闻。
从辩证法角度而言,大力提倡只能使其污染更加严重,声嘶力竭之呼吁只能使其形势更加恶劣。医病医根,治国治本,惟有清静无为,正本清源,方能水绿山青,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