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先生读《老子》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由天地自然之道推及人类社会之治,这是老子思想的终极目标,也是其行文推理之思路。本章两节即为此范例。
平等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却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追求的过程正是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平等和谐是天地自然乃至整个宇宙本来该有的样子。比如太阳系的大小行星们都在太阳的强大引力下遵循自己的轨道运行,秩序井然;如有行星越轨,必将造成众多行星碰撞,太阳系将混乱不堪甚至不复存在。亿万年实践证明,太阳这个老大做得很不错。
回到地球,天地自然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惟居高俯瞰冷眼旁观而已,绝不厚此薄彼妄加干预。比如狼吃了羊妈妈,上天绝不会可怜嗷嗷待哺的小羊,因为羊多了,草场就破坏了,草场破坏了土地就会沙化,那样的话狼和羊就都消亡了。在自然环境面前,狼和羊是平等的。亿万年实践证明,地球这个老大做得也不错。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普通人没有姓氏,有姓氏的都是贵族,所以彼时之百姓指众多贵族构成的统治阶层。统治者常把包括自己在内的贵族凌驾于贱民之上,人为造成诸多不平,不平则鸣,社会问题频发。取法自然,只有把贵族也视作刍狗一般,不论贵贱,众生平等,社会才能如自然一般和谐。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人类社会的老大做得很不好。
众所周知,狼总是要吃羊的,人类社会也有强弱贫富之分,何来平等?现实是不平等的,但天地自然对万物生灵始终都是平等的,此一点毋庸置疑。为了阐明此番道理,老子把天地比作一个大风箱,看似空而无风,只要你动就会有风,永不穷竭。所以狼为了生存就得努力捕羊,羊并没有因为狼的存在而消亡,而是为了种群的延续努力繁衍,狼和羊都在不停地鼓动风箱,永不穷竭,这才是平等的真正内涵。
人类社会也当如此,付出才有回报,勤劳方可致富:你只要鼓动风箱,就能要风得风风行水上;你躺平不动,就只能甘于平庸沦落下层。而现实的悲哀是统治者总要亲其所亲,爱其所爱,人为制造不平等,生产出一些特殊阶层;总要制定一些烦琐的政令,致使有些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好多人劳而不获无奈躺平。圣人治国只须创设一个如风箱般的环境,静观普世众生鼓动风箱则可,圣人少言无为就是平等。
虚胜实,少胜多,不言胜有言,无为胜有为。惟上无为,下方可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