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厕所也是一本书

(2011-01-16 10:13:31)
标签:

厕所

书籍

戏剧

文学

创造

成长

教育

分类: 铁铮看教育

    很爱读北青报的副刊版。每周六的专栏作家也是尽量挤时间浏览一下,下意识可能是想沾点作家的灵气。昨天读了杭程的一篇短文,产生一点联想,记录在此,与大家分享。

 

    我不认识、甚至不知道这位作家的作品。从文中看出,从1986年到2009年,因为喜欢和工作的原因,这位先生看过上千场的演出,其中话剧有几百场。其副产品是,人家出了一本书,便是——《看戏节目单》。

 

    很少有人像他(她)这般幸运,能看如此多的戏。但我羡慕的是他从节目单中得到的创作灵感,以及由此孕育出的新作。他是有心之人,保存下了这一张张节目单甚至票根,并从中找到了一个其他人很难找到的创作点。所以我佩服他。尽管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也可能不去看这本书,但他和它还是给我提供了一个例证,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点子好,神马都是宝。

 

  小小的节目单,意义和价值并不小。他(她)看过的戏实在太多,书中选取了100个。每个戏都印有节目单和票根,记录则以现场为主,加一点时间背景和演出背景的介绍,实在忍不住评点一二,以个人的角度给戏一个大致的坐标。这本因节目单而出的书,提供了20年来的100个鲜活的戏剧标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戏剧这些年大致的脉络和方向,艺术家们创作风格的走向,观众趣味的变化,资本对戏剧的影响,国外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中国人与音乐剧的情缘。你还会看到一些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最后的身影,一些合作者的分分合合,一些创作者的崛起和沉沦,当然你也可以看到幕后一些有意思的趣闻,对一些公案的解读,以及一些物是人非的恩恩怨怨……

 

    伦敦的设计博物馆,我看到了一本英文书,书名是《世界的厕所》。厕所谁都要去,可有人除了生理需求外,还将其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搜集了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厕所,图文并茂,读来很有味道。

 

    倪萍出了本书叫《日子》,宋丹丹在小品中出了本书叫《月子》。不管日子、月子,只要有价值就可以出、应该出。图书泛滥是一回事,我这里说的处处留心是另外一回事。相信大家能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