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大学生无缘北极使者,为什么呢?

(2008-02-27 15:47:06)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大学生

北极

科考

女大学生

校园

 

 

    2月28日,10名中国大学生将从北京出发,飞赴挪威斯瓦尔德群岛,进行为期半月的科学考察。遗憾的是,在我国首次大规模选拔大学生赴北极考察的最终10人名单中,竟没有一个北京的大学生。

 

    按说,赴北极考察又不是去领诺贝尔奖,没有北京高校的大学生也算不了什么大事。这也不是什么全国大学生比赛,北京大学生没有入选也不一定就低人一等。但这么大的一个科考活动,作为大学林立、学子集中、善为人先的京城却无人中榜,不管怎么说也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儿。

 

    由于是首次大规模选拔大学生赴极地考察,所以备受社会关注也是在情理之中。入选的10名北极使者究竟算不算被媒体称呼的中国大学生的佼佼者另当别论,但能够从3000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也算是有一定的实力了。反过来讲,北京大学生与北极使者无缘,多少也能看出些差距出来。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没有参与遴选,二是角逐未能成功。

   

    北京的大学生总体来说比较活跃,各方面都不甘落后。但如果仅仅是对政治、对社会、对文化感兴趣,显然是不够的。对待科学研究、科学考察,也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向往。北极是研究众多科学问题的天然实验室,北极之旅对于那些渴望解开极地之谜者是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如果不能为之所动,有可能是对科学的一种淡漠和怠慢。这对于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显然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手头没有3000名报名者中到底有多少北京大学生的数据资料。但三百人选一的激烈竞争中,北京大学生惨遭淘汰,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据说,报名者先要参加网上知识竞赛,对文化、知识水平进行测试,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10个分赛区选拔,全国半决赛、决赛,几个环节过去,北京大学生无一人过关。这多少也能说明,在探险精神上、在不怕吃苦的精神上、在团队合作精神上,还是有些差距的。

 

    如果与北极擦肩而过,是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此事,那或许应该检查检查自己的信息渠道是否畅通。在现代社会里,能够及时获得信息,有时也是获胜的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信号值得关注。10个极地使者中,女生占了6个。在如此艰苦的科考中,女生人数竟占尽优势,既给女生增添了信心,又该使男生有些危机意识。在科学的探索中,仅仅靠性别的优势恐怕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事业的海洋里,女性也会有更大的作为。

 

    北极科考的大幕刚启,还会有新的机会。相信在今后的飞赴极地的队伍中,能够出现北京大学生的身影。我为你们壮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