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事业梦想雪灾公众媒体社会杂谈 |
报道中提到的广东省虽不是雪灾的重灾区,其林业受灾面积也高达517.17万亩,更别说湖南、江西和贵州等省区了。大雪使几代人几十年创下的绿化大业严重受损,其巨大损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都难以挽回的。在救灾工作举步维艰之时,媒体轻言初战告捷,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种思潮如不克服,很可能会贻误救灾的战机,也会影响救灾方案的制订和部署。
南方大雪造成的灾难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寒冷低温,也不仅限于和民生直接相关的交通中断和电力受损,更不是一季庄稼的颗粒无收和大棚蔬菜的全部毁灭。如果稍把眼光放得长远点儿就会发现,雪灾对林业、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无论怎么估计都是不过份的。
要充分认识这次大雪危害的严重性。人们容易只看到眼前的损失,而忽视目光不及的地方。由于林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受灾情况更为严重。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林业在这次雪灾中,不但受灾范围大、受害程度深、林业资源损失巨大,而且林业恢复的周期长、难度更大。雪灾中,防火瞭望塔等基础森林防火设计损毁严重,林场房屋、林区公路、输电线路、森工企业厂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防火防虫物质储备库等受到损坏,仅郴州市就达1.328亿元。据专家称,目前灾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救治等森林安全监测系统处于失控状态,一旦危害发生,将对残存的林业资源造成二次打击。
除此之外,雪灾还使得有关省份的森林生态效益损失严重。大量生物量丢失在森林中,极易造成大面积碳汇转为碳源。森林的次生灾害隐患增多,火灾隐患、森林病虫害隐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危机四伏。山洪、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整个生态环境处于恶化的态势。这些都容不得有半点儿侥幸心理,更不可麻痹大意。
林业恢复重建的艰巨性,也决定了救灾战役的长期性和持久性。一方面,森林多分布在偏远地区和山区,自然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另一方面林业生产和生态恢复的过程十分缓慢。据专家说,这次主要的受害树种湿地松、马尾松、杉木、樟树等,从苗木到成林均需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而生态效益恢复到灾前水平则需更长时间。相当于如此艰巨的工程来说,目前所做的事情,根本就谈不上初战,告捷之说更是毫无根据。
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林业在雪灾中受害的严重性,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了灾后林业恢复重建的艰巨性。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让广大公众都意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的重创和面临的困境。特别要使国家决策部门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相信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一点,类似“初战告捷”的说法一定不会再出现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