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获国际大奖的那片濒危叶子背后

(2008-02-13 10:46:32)
标签:

绿色传播

荷赛

植物

濒危

杂谈

    说实话,我特别担心中国人在国际一些艺术类大赛中获奖。原因是,所谓的获奖作品许多都是黄土地、红高粱之类的,以暴露、展示落后、愚昧为主体的。虽然艺术上的确有一定的造诣,但给人的感觉是满足了西方窥视欲后的一点恩赐。整得全世界都以为中国全像老谋子镜头里表现的那样荒漠,都像某些女演员那样别人不敢脱自己敢的那么放纵......
 
    新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赛主办方在荷兰,简称荷赛)刚刚揭晓,中国三名记者榜上有名。其中获得大赛自然类单幅一等奖的作品,拍摄的主体是中国三峡珍稀植物园内的一片楠木叶子。简洁的画面上,只有一片带有小孔的叶子,身体扭曲,像一个舞者在挣扎。我不怎么懂摄影艺术,从照片的构图、用光等来看,看不出太多的过人之处。这幅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奖,十之八九还是沾了揭示濒危植物保护形势之严峻的光。
 
    这片感动了国际评委的叶子,显然没有更多的引起国人的关注。在为我国摄影师们在国际大赛中获奖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荣誉背后的潜台词。遗憾的是,不少媒体只是对获奖作品本身津津乐道,而对作品力求体现的深刻内涵涉及不多。要让我说,这个奖佐证的不是濒危植物保护获得的胜利,而是揭示了这一巨大工程举步维艰。如果仅仅是醉卧在获摄影国际最高奖的花丛之中,而忘记了嗷嗷待哺的濒危植物保护事业,不是舍本求末,也是本末倒置。
 
    据我所知,三峡库区被称作古老植物避难所和植物区系交汇地,是世界公认的物种起源地之一。随着三峡水库蓄水,我政府投入资金抢救了三峡库区淹没带上的大批珍稀植物5万多株,三峡珍稀植物园成了三峡珍稀植物的"避难所"。
 
    令人担忧的是,濒危植物保护工作困难重重。远的不说,就说2月4日新华社记者的报道中披露的事实吧。由于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总体规划一直未实施,进园植物无法定植(长期地栽),其营养钵中假植的植物根部大多裸露在土壤表面。在今年的大雪中严重受灾,400余种、2万余株珍稀植物严重受损。其中一些植物已经冻死,600平方米的大棚被大雪压垮,棚外的桫椤、荷叶铁线蕨等珍稀植物因大雪覆盖,其损失数量无法统计......
 
    在我国,除了三峡库区,还有多少地方的濒危植物亟待保护?除了楠木,还有多少种濒危植物面临灭绝?在为濒危叶子获得国际大奖欣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真审视审视,对于濒危植物保护,是不是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是不是已经尽了我们最大的所能?我们总不能等连一片令人感动的叶子都找不到的时候,再来重视和关注我们的濒危植物保护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