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是消费者,但不是上帝

(2008-01-10 22:49:30)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杂谈

    今天的师生关系,究竟该是个什么样的关系?传统观念中的那种师生关系,是不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答案是肯定的。就拿我的上篇博文老说,不少学生的留言就给了我很多启发,其中劲松的评论就是一例。
 
    劲松是中山大学的高材生,我曾有幸带他等一群各校的学生记者去过韩国。那短短的一周时间,他和他们给了我太多的教育。我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了博客,并坚持至今。我还和他们一起,彻夜玩杀人游戏,可惜的是,我一次都没有做过警察,也没有做过杀手,只是陪着他们一起闭眼或者睁眼......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师生冲突,劲松的评论显然十分客观、全面,既指出了学生应该对老师有起码的尊重,也希望老师和校方认真分析以找出改进的原因。还对其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剖析。从韩国之旅结束之后,1年半来,他和我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但他的评论还是使我再次感到“后生可畏”。
 
    啰嗦半天无非就是想说,如今的学生的确有许多值得老师学习的地方。老师和学生的身份,不再是固化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互为转化的。比如,在网络知识方面,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学生都比老师强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如果还是继续端着个架子,在那里硬撑着,恐怕很难得到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所以,作为教师而言,需要向学生学习,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前进来更新自己、丰富和完善自己。
 
    有些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虽然为师生关系的紧张感到郁闷甚至苦恼,但并没有找到根本的症结所在。在今天,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老师的顾客和课堂上的消费者。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不能仅仅靠道德对学生的约束,而是需要分析学生心理,为学生提供适销对路的知识产品。
 
    作为学生而言,即便在一定意义上成了用户和消费者,但也不是上帝。消费者也应该具有理性和修养。即便是对某种产品不大满意,也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向生产商反映甚至向消协投诉,而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虽然为学习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但也不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老师。用脚踢门、当众羞辱之类的行为,不用说对自己的老师不妥了,就是在社会上一般的交往和沟通中也需要避免。如果真的是觉得老师太让自己失望了,办法有的是。比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老师互动,善意地提出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