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种观点很流行。这就是:若有钱,就把孩子送到美国去吧。新浪教育博客以此为题,做了重点推荐。估计徐小平先生的这一主张会使许多有钱的家长动心,也会使一些没钱、钱紧的家长动了凑钱、借钱的心。
徐小平何许人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新东方又是什么样的机构?外语培训基地。如果真的如徐先生预测的那样,去美国上高中、读本科将成为留学最大的热潮,那么估计新东方的生意会更火。如果推断成立的话,徐先生讲这样的话是可以理解的,起码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讲的。但究竟是不是该把孩子往美国送,的确不是只要有钱就可以决定得了的。所以,希望那些有钱的家长三思。
去美国上学的优势自不必说,但是否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除了钱的问题外,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否则钱都打了水漂不说,闹不好还耽误了孩子。如果自己还不像徐先生说的那样有钱,大可不必去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去给孩子买去美国的机票。
首先要看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一直在大人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冷丁扔到人生地不熟、文化差异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去,有的可能能适应得了,但也有的会被各种压力吓趴下的;其次要看孩子的自制能力。孩子正在成长阶段,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指导,再小点儿的还需要家长的监护。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制能力差也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一个人去面对一切,能否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的确是个问题;再次要看孩子准备学什么、干什么。美国教育即便是比我国强,也不是什么都强。所以,如果和孩子特点、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家长的培养目标不吻合的话,送到美国去也是瞎耽误功夫;最后,当然还有个语言问题。如果过不了关,去了也是受罪。
哪个家长不疼爱孩子,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发展。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使孩子受最好的教育是中国的传统和风尚。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从众、跟风,更不能只听别人瞎忽悠。否则吃亏、上当是自己的事儿。到时候,你再找那个给你出主意的人,准保没人给你负责。
尽管网站目前还没有正儿八经的采访权,但在现在情况下已经成为一个大众媒体。既然是媒体,就应该遵守起码的职业操守。特别是教育类的网站、栏目,更应该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传播有关信息时,应该客观、公正、科学、负责,而不能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瞎炒,更不能给人家做广告、拉生意。否则会遗害无穷,坑人不浅。对于网络的信息,大家也不能全盘接受,还是要冷静思考、辨别真伪。
美国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不能一概而论,大家尽管争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孩子就一个(超生游击队不算),不可能用来试验。所以,做家长的更要保持冷静、谨慎从事。
附言:
今天,22日,徐小平先生给我留言,说明了其观点被新浪编辑误解的经过。我相信徐先生是无辜的。我和徐先生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也没有借徐先生之名炒作的必要,只是根据新浪博客所表达的意思发表了个人的看法。但在依据网络提供的信息发表评论时,缺少必要的核实,其教训也是值得认真汲取的。如果徐先生的名誉因此受到影响,我会感到万分不安。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的博客点名不点名的涉及了许多人,徐先生如此平心静气地正面回应的是第一人,其大家风范是不言自明的。我将徐先生和此文有关的博文粘贴在此,希望诸位博友仔细阅读。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写此文之前,对徐先生的一贯主张并不了解,也从没有阅读了徐先生的任何书籍。如果真的如徐先生所说的那样,“它批评我的语言,完全属于我十几年来大力宣传的留学观点和思想”,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那真的是一种巧合,或者说是一种共识。
徐先生的博客: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在网上搜索时看到的,发表在12月19日的北京日报。作者的观点,我完全彻底百分之百的赞同——事实上,这些观点,是我老人家赖以成名、得以取信以天下的基本留学理论。我的书,从《图穷对话录》,到《邮箱里的灯光》,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告诫中国学生不要盲目留学(读书),要理性留学,要有目的留学,要为了中国机会而留学。
我从来没有讲过“若有钱,就把孩子送到美国去吧”这句话——就连“断章取义”都无法断到这句话。我的讲话与此相关的两段话,全文是这样的:“出现了留学垃圾这样的问题,所以一段时间人们就经常问我,孩子什么时候出国,多大年龄出国最合适,其实无所谓。尤其是最近五六年的实践表明,留学只要保证你和孩子良好的沟通,只要孩子的英语不错,英语一定要准备好,只要家庭的经济状况不那么难,其实留学年龄问题不是问题。”
“现在很多人出去读高中,现在我在新东方做这个做得很多,鼓励大家去读高中,假如有条件,英语不错,家庭资金不出问题,我也鼓励大家尽量考虑选择一些不错的学校,去那边读高中,所以出国读中学和本科会成为未来三五年,最重要的留学浪潮”(参阅新浪高燕定博客:“去美国读本科将成留学最大浪潮”)
根据上述内容,新浪博客做了这个“有钱,就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吧”的标题,来推荐我这段留学讲话。标题文字有限,不能反映出我上述讲话那严谨的逻辑、深刻的思想、全面的考量。作为新东方留学咨询者的我,每说一句话都战战兢兢要对学生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所以,借此机会,我还是要大张旗鼓告诉大家,美国本科留学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和学生(条件:英语能力、资金能力、以及情感成熟),出现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有条件的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出国深造。但另一方面,我要大声疾呼:有钱,只是出国留学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条件。
下面是北京日报的批评我的文章,但我对这篇文章爱得要死。因为它批评我的语言,完全属于我十几年来大力宣传的留学观点和思想。我感激作者的认真,并借此机会告诉作者: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学生的理性留学继续奋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