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多的是浏览而不再是阅读。这多少也影响了下一代。据俄罗斯《生意人报》11月30日报道,全球学生阅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孩子的这方面能力最强。研究得到了45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的配合,测试了21万多名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对所掌握信息的运用能力。报道没有说其中是否包括中国孩子,也没有提到中国孩子阅读能力的排名情况。说实话,这个悬念更令人担心。
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呈现着出了孩子阅读兴趣下降的趋势。比如原来排名第一的瑞典滑落到第10位,英国和苏格兰由第3位、第14位降至第19位和26位。美国则排在第18位。如今的孩子们更喜欢坐在电脑钱,而不是手捧书本。联想到我们的网络普及率以及不少孩子沉溺网瘾之中的现状,我国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问题也值得忧虑。就算目前的阅读能力排位有点儿上升或者持平,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下降也是早晚的事情。
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兴趣下降和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增多有一定关系。在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37%以上的孩子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至少是3个小时。我国的孩子可能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电脑接触,但耗在电视节目里的孩子却不是少数。更多的孩子则是因为学业负担过重、作业过多,而很难挤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比这些因素的影响更大的,则是大人们(包括教师、家长)对阅读重要性的忽视。
不少人或许认为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会使人们远离书本。这并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但无论如何时代如何改变、媒介如何发展,阅读行为的优越性则是无法代替的。特别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承而言更是如此。也就是说,除了纸质媒体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在网络时代继续保持自身优势、以使人们保持强烈的阅读欲之外,作为理智的受众而言,也需要想法设法使自己的阅读兴趣之树常青。而对于尚未完全明白事理的孩子们来说,大人们的引导和帮助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尽管我们不需要再给孩子们讲述“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典故,但阅读对于一个人掌握知识的提高素质的重要性却是需要让孩子们知道的。
我的这个观点恰好与这项课题研究负责人的想法吻合。据研究,在那些孩子阅读能力较高的国家,家长们大都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而且本人也喜爱阅读并时常读书给孩子们听。并不能绝对地说大人整天打牌打得昏天黑地的家庭,就一定培育不出爱读书的孩子,但在那种环境下能够“出污泥而不染”的孩子恐怕为数不多。作为家长而言,一是要以身作则,做个爱好读书的榜样;二是要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多阅读;三是注意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从来不认为我的儿子是我教育出来的。但他的读报习惯多少和我有点儿关系。每天我都带10多种报纸回家,他从小就和我们一起看报。遗憾的是,他只看其中的一两种。尽管我一再引导,有些报纸他还是不看,甚至连翻也不翻。(估计大家能够猜出来是什么报)这起码说明,阅读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但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能够吸引人阅读的。为了不使我们输在阅读的起跑线上,纸质媒体的从业人员和读者们要共同努力才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