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今媒体关注的焦点是不是虚了?

(2007-11-30 08:36:06)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时事评论

华南虎

医患

媒体

  真是服了当今的一些媒体了。它们可以没事儿找事儿,可以把小事儿变大事儿,可以把坏事儿变好事儿、好事儿变坏事儿......但是,无论怎么造势、炒作,总是给读者一种感觉,或许是错觉,现在的媒体关注的焦点怎么总和老百姓不是一回事儿啊!
 
    这些天媒体的报道除了真假华南虎照片,就是这个夫拒不签字的事儿了。无论是大报小报、主流都市,谁也舍不得放过。只是北青报这个版更为典型罢了。11月29日的北京青年报的第七版是本市·焦点。您猜人家的焦点对准了啥?没错,就是这个被媒体炒得已经炙手可热的孕妇不幸死亡的事儿。好家伙,除了一小点儿广告之外,整整一大版。可见,报纸多么把此事儿当回事儿 
 
    头条没啥新鲜的,是市卫生局通报孕妇死亡事件最终调查结果的消息,即便不是通稿,写得和其它报纸也是大同小异。值得重视的是,市卫生局已经呼吁连续蹲守在医院的媒体尽快撤离医院现场,尽早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如果所言真是事实,那么媒体的记者们是否涉嫌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啊?!如果采访权行使到如此夸张的地步,是不是太过了点儿?!
 
    这件事儿毕竟涉及到了一个情与法的大事儿。媒体们适度关心是应该的,针对没有家属签字、医院到底该不该手术做点儿深度报道也不为过。但是,媒体的关注点儿似乎不在这里,而是将其当成了一个重大社会新闻来炒作。北青报的这个版就是如此。
 
    从人物的显著性来说,这个30多岁的老汉没有一点儿可说的。充其量是个怕担责任而没有签字、送了妻儿性命的人。但如今他却成了“核心人物”。而且不仅仅是他,就连他的父母也成了“焦点”。不仅仅那家医院成了被记者们搅合地看不成病了,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他的家也成了记者们的目的地。你说,他的父母招谁惹谁来着?可是,他的父亲拄着双拐的大幅照片赫然出现在版面的显著位置。就连“每天围着锅台转的肖母已被纷至沓来的媒体搅乱了正常生活”。这是该版在其母的照片下做的文字说明。想必是拍摄者也是这些搅乱人家正常生活的众多媒体之一。
 
    该版的重头报道是《“罪人”肖志军的前半生》。乖乖,就这么个人物竟值得记者大老远地跑到衡阳的一个不知名的清水村去寻根问底啊。他究竟是不是罪人想必不用媒体来说,自有法律在那儿等着呢。至于,他的前半生有什么值得如此大书特书的呢?又是顶岗当工人了,又是“上班”不认真了,什么“参军受挫”了,什么“买官受骗”了。记者事无巨细地、不吝笔墨地给他前半生写了个传。也真够难为记者的了。不知道当年他们的老师是怎么教给他衡量新闻的价值的......
 
    我就纳了闷了。世界也好、国家也好、社会也好、百姓也好,有多少大事儿值得媒体报道,可媒体就是愿意盯着这些八竿子够不着的事儿不放。都说报纸的版面紧张,可对这些和新闻原本没有什么关系的事儿来说,还是慷慨大方的很啊。难道他们热衷的这些东西、他们刊登的这些东西,真的就是百姓们爱看的东西吗??我看未必吧。
 
    想给媒体们提个醒不知道应该不应该:好好补补“新闻价值”这一课吧。或许,讲起办报宗旨、新闻选择来你也会一套一套的有道理的很,但最后还是要落在一条上。这就是看你的报道是否真的对推动社会发展有利,对促进问题解决有利,对协调和谐关系有利。
 
    真的希望类似对错了焦点的事儿越少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