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教育教师心理校长 |
一家教育报10月24日摄影版刊登了大幅照片。沙袋上贴着一位校长的漫画像。一个男子带着拳击手套的右臂正在击打着“校长”。这是郑州市第39中学开设的心理宣泄室,在教室里可以对着画像一顿乱揍,以宣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校长贡献出自己的玉照,据称“是为了缓解老师们紧张的工作和心中压力。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教学。”
对于这位校长的奉献,我颇有些不以为然。而且,引导为人师表的教师们用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压力,也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学生中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照此办理,老师们也把自己的“漫画像”奉献出来,供那些紧张学习的学生们缓解压力,那还不乱了套吗?
不知怎么的,我一下子想起了在影视剧里看到的一些镜头。一个人,多数是妇人,如果对谁恨之入骨、又无法发泄,就弄点子小人之类的做靶子,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用针可劲儿地扎。万一东窗事发,说不定就送了小命呢。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怎么感觉这些没有办法的办法又回来了呢?
这位校长如果是为了作秀那另当别论。如果真是为了缓解教师的压力,恐怕真的是想错的点子,动歪了脑袋。据说这法子外国有的企业老板用过,但国外用过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更何况国外企业老板与员工的那种雇佣关系,和我们的校长与教师的合作关系有很大差别。
目前教师的压力的确挺大。我还曾为此写过博客。这些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仅靠对着“校长”发泄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不听话,老师能对着“学生”动武吗?有关部门总搞些形式主义的检查,老师能对着“上级”搏击吗?职称总也上不去,老师能对着“评委”们挥拳吗?可以说,这种方式即便是有效,也是暂时的、表面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
要我说,这位自以为新潮的校长实际上是在偷懒和逃避责任。他以为把自己的漫画奉献出来,就不用关心教师的疾苦了,就不用找老师谈心了,就不用想方设法解决老师们的实际困难了,就不用组织老师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了。事实上,后面提到的这些方法,哪个都比把自己的漫画挂在那里强百倍。
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在提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还会有如此热爱“暴力”的校长。更搞不明白的是,明明是一种错误的、调侃的、作秀的事情,会有那么多媒体煞有介事地在那里照镜子一样地客观报道。这只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样的校长在管理上无能,这样的媒体缺少社会的正义感。
我特别赞成着力解决教师们的心理压力。但我反对这种乱八七糟的所谓的新招。有这个工夫,真不如帮教师们做点儿事儿。甚至当领导的,见了老师多笑笑、多关心关心,都比这样做有效果。
前一篇:北京评出的十大环保公约有遗憾
后一篇:美国七龄童画中枪指同学被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