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什么新鲜事儿都有。刚刚看了北京日报的记者报道,北京房山的一棵核桃树今年挂果900个,卖了13万元,平均每个核桃值140多元。好家伙!这哪里是核桃树,整个一棵摇钱树啊。
物以稀为贵。这棵树上的核桃之所以如此值钱,关键是此核桃不是彼核桃。此核桃不能食用,却是把玩核桃的极品。这种核桃俗称麻核桃,有核桃与核桃楸天然杂交而成。这棵树上的麻核桃则是品相极好的“虎头”,今年的果实中有400多个卖到了每个260元。核桃的主人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专门在半山腰上盖了小屋、养了狗、设了专人看守,以防盗取,对于前来求接穗的人也是婉言相拒。
我最感兴趣的是这棵摇钱树背后的故事。20多年钱承包山场时,谁都没把它看上眼,只是因为碰巧赶上了现在的主人。可惜的是,不远处的山上,有棵品相更好的百年老树却被当作废物砍掉了。这起码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有关的科技知识老百姓知道得太少了。乡亲们祖祖辈辈伴着核桃生息,却没有人告诉他们有关核桃的科学常识,以至珍稀核桃长在山上无人理,甚至惨遭噩运。其二,我们的山上、村里,特别是偏远的地方、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定还有许多珍稀树木没被发现或者没被认识。如果再不挽救,或许也会像那棵百年核桃古树一样的消亡。
对于这棵核桃树的传奇故事我们不能只是听听而已。看来有关部门的树木普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尽量把树木的家底摸得更清楚。对于那些珍稀的树木、奇特的树木、有特殊价值的树木,加以必要的管护。同时,要加强林木知识的科普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都知道树木的价值,更加自觉地善待树木。对于那些一时还没有认识到的树木,切不可轻易砍伐,否则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尽管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但我还是以为适度的繁殖扩大珍稀树种是当务之急。据说嫁接后的果实品质会有下降,这正是科研人员的用武之地。对于这棵核桃的主人而言,这种树越少越好,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东西越好、价钱越便宜越好啊。
还想到了一个问题是,自然界的万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不能吃的核桃也不一定没有价值。关键是我们如何发现它的价值,如何挖掘它的价值,如何彰显它的价值。这或许是整个林业产业开发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