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北京晚报“热线”版用半个版刊登图文报道,向读者展现了狮子吃小鹰的过程。不但有文字对细节的描写,还用了四张照片来让大家如临其境、如见其景,颇有冲击力。单纯从新闻角度来看,这篇报道图文并茂,其抓拍的镜头也是难遇难求的。但在大众媒体上,渲染这种动物间的相互残杀多有不妥。
一只雏鹰误入野生动物园,没想到丧送了自己的小命。在摄影爱好者的镜头里,雏鹰和雄狮对峙、反抗、搏斗直至被降服,瞬间一只雏鹰就成了猛狮腹中之物,令人感叹动物界的弱肉强食。问题是这样渲染动物暴力的报道,究竟有什么意义?
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基本规律。所谓的食物链也是维系生态平衡的一个基础。作为媒体,如实报道客观发生的事情也属份内之事。但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客观事实都可以加以报道。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和科学预测报道后的社会效果。如果报道之后,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就不应该加以报道,哪怕这一新闻报道后具有很大的轰动效果。
我不是那种见了动物爱的不得了的人。但有些人或许是这样。他们见不得那种动物间相互残杀、角斗的血腥场面。记得曾经有人抗议过用一些小动物喂猛禽的公开表演。另外,对于动物世界来说,狮子等猛禽应该得到保护,但雏鹰等小动物同样也应该得到珍惜。无论是人与人之间也好,人与动物之间也好,动物和动物之间也好,过份渲染相互的残杀和角斗都是媒体所应该避免的。
前不久,我曾经在博客里写过,西班牙国家电视台为了避免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而停止实况转播几乎可以称为国粹的斗牛表演,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的一些媒体人,真该好好学学人家这种对社会负责、对青少年负责的精神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