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类都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这种说法如果成立,那么,它既含有森林蕴育了人类的意思,也指喻森林在人类破坏下消亡。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是向森林无休止地索取,却很少为森林做出点而牺牲。所以,得知北京怀柔28个村庄的近千名农民,为了保护北京最大的原始次生林而搬出保护区的时候,我为之一震,情不自禁地在内心深处呐喊:向这些为保护森林而舍弃长期居住的家园的乡亲们致敬!
这些乡亲们的故乡在北京的“北极村”——怀柔的喇叭沟门。这里有一个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区。经不住常年累月的砍伐,到1985年,曾经野兽成群、树大林密的原始森林成了秃山。封山20年后,这里才逐步恢复了生机。据称,现存大面积的蒙古栎、胡桃楸、油松、山杨和白桦等天然林,还有30多种珍稀兽类和百余种鸟类。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而且,保护区位于密云水库上游的主要水源补给区,是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护卫京城的生态屏障。
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减少农民生活和生产带来的人为破坏,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生态搬迁工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8个村庄目前已经全部搬出了自然保护区,憨厚朴实的乡亲们把家园留给了森林、留给了森林里的野生动物。舍家护林的这一壮举是整个社会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
28个村庄全部搬出保护区,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政策:每人平均补助俗2.2万元;林业管护员优先安排搬迁户。每个管护员每月发给工资400元;有的村劳动就业协管员、水管员、防疫员和卫生员也拿政府工资;农民的新家有空调、暖气,有冲水卫生间,有的还看上了数字电视、用上了宽带上网。如果仅仅是简单的行政命令,想必农民们也会有许多想不通和不情愿。
近千名农民弃家护林,也体现了乡亲们的觉悟。俗话说故土难离,哪怕自己生息的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甭管给多少钱,老子就是不搬”的钉子户在别的地方也不少。在保护区、风景区里赖着不走的疗养院、休养所也是屡见不鲜。这年头,谁不知道森林里的负氧离子多啊。而这些农民顾全大局,配合政府,让家与林,的确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我国目前的自然保护区不胜枚举。除了那些人迹罕至的之外,有一些保护区里人烟很盛。这给自然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有效保护,对于一些特殊的、重要的自然保护区,需要实施生态搬迁工程。从喇叭沟门的农民搬出保护区里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政府该出资时要出资。同时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赢得区内单位和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保护区所在的地方政府,都能像北京市、怀柔区政府一样肯于出资、细致工作,如果保护区内的居住户都能像喇叭沟门的农民一样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保护区的工作就会好做得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