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翠云山密林中的那条与众不同的路

(2007-07-17 08:02:18)
标签:

绿色传播

森林

旅游

生态

环境

    没想到张家口还有那么好的次生林,更没有想到在那密密的次生林中竟看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想象中的张家口已是塞外,荒凉、偏僻、落后,翠云山一行让我意识到:我真的错了。
 

    公干结束之后,当地的朋友热情地邀我在附近转转。我以为就在市区周边呢,也就答应了。没想到车开出了张市,先是往北、再是往东,直奔50公里开外的崇礼县而去。此时,我对崇礼一无所知,只是猜想其名是因崇尚礼仪而来吧。一路上看到一个个大型广告牌向后闪过,才知道原来这里有好几个高规格的天然滑雪场呢。

 

    其实,主人要带我去的地方是和平林场的地界,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买票进去之后,车又开了一段路,才到了游览的景点大门。和其它许多景点一样,我们换了公园自备的柴油车。车很新,而且两侧和后面都是开放式的。坐在车上,视线很好。放眼望去,高高的山上除了绿绿的树,就是绿绿的草,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翠云山。

 

    低海拔的地方长的是桦树,海拔高点儿的地方长着的是一棵棵挺拔的落叶松。北京正值酷暑,这里却是凉风习习。呼吸到的是饱含负离子的空气,令人一下子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带来的烦恼。

 

    游览翠云山,是地地道道的生态游。游客所能欣赏到的,主要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风光。听说附近还有明长城的遗迹,我们也未能前去寻觅。尽管游览观光车中途可以停,因为急着赶路我们基本没有下车,只是停了几分钟,近距离地看看了山坡上那说不上姓、叫不出名的许许多多的野花。

 

    下山的时候,车头一转,竟开进了密密的森林中。我突然发现,车行的林中小路和以往见到的并不相同。路的宽度基本等于车身的宽度。路面并没有铺满,只是在两边砌了一块块约30公分宽的方砖。车行在上面,轮子恰好可以压在上面,像在轨道上行驶一般。而路的中间还是那自然生长着的草。如此一来,差不多两米宽的路面,只有不到一半的地方供车行驶,使山路对山体的破坏面积大为减少。

 

    我不禁为路的设计者的构思叫好。这种方法经济,省了起码三分之二的方砖,施工量也会随之减少。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除了游览车的驾车技术需要过硬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这样的路段在林中少说也有四五公里,少占的山地随便算算都有几万平方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保护和开发,一直都是难以解决的矛盾。在理论上讲,把所有的山都封起来最有利于保护,但在现实中还是应该考虑到开发的需要。美的地方、好的地方,人们自然想去、要去。问题是在开发中,应该将由此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条弯弯曲曲的林中小路,就渗透了这一理念,可以成为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板。

 

    当然,在林中看到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东西。几个游客跳下车,在落叶松林中挖起了林地里的土,说是带回家去养花。人家显然是有备而来,还带了一个大大的口袋。在这2万多亩的林地中,他们挖的大半口袋黑黝黝的土或许算不了什么,但我真害怕其他游客也照着他们的样子学起来。我还担心,挖土的还有两个孩子。在他们把林土带回家之后,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一定少了什么。开车的师傅只管开车,林子里也没有其他管理人员。真希望,这别成为像北京香山的游客往家带泉水那样,否则对林地的破坏和威胁简直是太可怕了。

 

    下得翠云山后,乘车回到了北京。在闷热包裹之中,我写着这篇博客。眼前浮现的是翠云山那密密的森林,还有那极富特色的林中小路。当然,还有那几个在林子里挖土的身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