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天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一个问题久久萦绕在自己的脑海里;已经开始在美国等地风行的园艺疗法,能否在中国的大地上成为时尚?如果可能,对于我国的园林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有报道说,鲜花、绿树、甚至泥土的芳香,都具有促进人体康复的神奇力量。研究发现,仅仅是徜徉在花园里或者倚窗远眺美丽的风景,就可以降低血压、缓解压力、减轻痛苦。心脏康复病人到花园亲自照料植物,与对照想比,心态更好,心率更稳。对此,我虽无实验数据,但切身的体验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医院、康复中心、疗养院等,康复性和治疗性的花园越来越多。病人可以离开弥漫着来苏水味道的病房,置身于鲜花盛开、绿叶摇曳的环境中,甚至可以亲手照料花草,既可以愉悦心情,减缓病痛,还可以适度锻炼,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和战胜病魔的信心。
还有研究结果证明,园艺劳动是最佳的休闲健身方式之一。据说,一个人如果每天坚持20至30分钟的园艺劳动,会燃烧1.5万卡努里,5个月后即可减掉5磅的体重。而从中获得的平和而宁静的心境,更是难以量化的。
其实,我在北京的一家医院也见到过很大的室内花园。6月13日,北京和平里一家医院新建成的康复治疗中心,花卉和观赏植物将其装扮成了一个“植物园”。可以预见,在中国园艺疗法也会逐渐引起重视和流行起来。
园艺疗法的兴起,将极大的刺激社会对园林花草的需求,从而给大力发展园林花草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但是,如果真得想让其风行,还有大力工作要做。其一,进一步研究花草和其它绿色植物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拿出更多的具有说服力的量化的数据来,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园艺疗法的行列;其二,加速推出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名录,以供医生和人们加以科学理智的选择;其三,要进一步简化花草养护技术,培养更多的易养、易活的花卉和其它观赏植物品种,为园艺疗法提供必要的基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花草等植物工作者,或者是医学研究人员,都是很难解决的。园艺疗法的风行,需要医学研究人员和园林、花草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一门融合了医学、康复学和林学、花卉学、环境学等内容的新兴的、交叉的学科,需要早日诞生。在科学的指导下,遴选、培育出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品种来,并且加以科学的、合理的组合配置,以便为不同的身体状况的人提供不同的环境,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对于园艺疗法的风行,我们充满了期待!对于园艺疗法的风行,园林、花草业应该有所作为!
注:此文刊登在中国绿色时报6月26日第二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