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区一知名中学高一年级8个班的学生遭突击检查,被查到的“违规”手机,被老师临时没收。21日的北京晚报8版头条刊登了这一报道。从报道中看,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此表示不满。该报记者又提出了学生校内能否带手机的问题。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媒体,都需要从动机来考察其学校的行为。这是一个基本点。我认为,作为一所学校,有权制定有关的规定,用以来约束学生的行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只要是不违犯法律,对此学生、家长和媒体都需要理解和配合。即便是在以自由自居的美国也不例外。前不久美国一高中举行毕业典礼,学生上台领取毕业证时观众起哄声音过大,违犯了学校的规定,因此5名中学生没有领到毕业证书。这事儿要是发生在中国,准有家长和学生敢把老师给吃了!
不能说只要是学校的规定就一概反对。比如说晚报报道中提到的该校的三不准中,“不准吸烟”就是有道理的。一个中学生在学校抽烟除了自毁形象之外,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都有坏处。大人在公共场所都禁烟,更何况孩子了。
至于不准带手机一条,想必学校也是有道理的。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次突然袭击检查的起因,就是一名学生在校外手机被劫。所以可以理解为学校是为了保护学生。另外也不排除一些学生不分时间和场合玩手机、打手机,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这些意义上说,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出发点是保护学生的。对此,不能一味地加以反对。
但是,我并不赞成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其理由是,如今手机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再平常不过的通信工具了。卖菜的、收废品的都有手机用,没有理由禁止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使用。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手机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场合里用?依我说,学生带着手机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在上课时间和集体活动时用就不该加以制止,更不该强行制止。可以引导学生们进了教室楼里就自动关闭手机,如同大人们走进会场时自动关闭手机一样。大人们也会有忘了关的时候,也没见哪个公司、哪个单位因此而没收谁的手机。大人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求孩子们做到呢?
有些老师、有的学校可能会说,如果允许学生们手机到校难以控制,这话我信。但不能因为害怕个别学生乱用手机就禁止全体学生使用手机,如同不能害怕尿炕就到筛子里睡觉一个样。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但不能因为自己害怕麻烦就搞硬性的规定,而是需要在规定中体现更多的人性化要素。
说实话,手机想禁也禁不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普及,学生也是如此。如果真的是为了学生考虑,不如多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上下工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