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前请万元家教有多大必要?(铁铮看高考18)

(2007-05-06 15:31:39)
标签:

我看教育

高考

家教

     再有一个月,高考生就上考场了。在最后的时刻,对于考生来说什么最重要?依我所见,这个节骨眼上,最关键的是调整心态,争取使自己能够在考场上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而调整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自己、取决于考生的家长。至于请个万元高考家教之类,我不以为然。
 
    昨天的晚报报道,一家教育机构开设了由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担纲的“鼎级个性辅导”,学费高达2万元。据说报名人数有数十人。晚报对此以“家长追捧万元高考家教”为题,不但在头版做了重点推介,还在三版登了头条。
 
    先不说万元高考家教值不值,就说晚报对此的态度也有些过于热捧了。多大点儿事儿啊,至于如此大张旗鼓的报吗?如此多考生,区区数十人报了万元高考家教,有必要占用这么多媒体资源吗?在某种程度上说,媒体渲染造成的高考压力占了很大比重。年年都有人呼吁,媒体对高考的报道应该降降温,但实际上是越炒越热。说到底,这是一个新闻价值标准的问题。如果媒体更多的考虑报道的社会效果和对考生及其家长的影响,这类报道就会少得多了。但做到这一点,太难了!
 
    任凭媒体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人自然是少数。但现有情况下,指望媒体给我们指个方向是不可能的了,我们也改变不了媒体。我们所能做的,只剩下尽量在纷繁的舆论中客观、冷静、理智地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做出决断了。那么,我把自己对这万元家教的思考、分析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首先,推出万元家教的是赚钱的机构。报道没提这家教育机构的名称,但我能够断定其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而不是社会公益组织。这一点很重要。哪个卖瓜的不说自己的瓜甜呢?所以,对这类机构的承诺也好,许愿也好,都要打个折扣。人家赚的就是这个钱。
 
    其次,万元家教是否物有所值值得怀疑。据报道,一对一的辅导,半天要付费千元。孤立地看这千元也很难说花得值不值,要看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买得没有卖得精,人家招得是一模成绩在600分以上者,还要对家长和学生进行面试。估计达到这个标准的,考上大学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而且还能上个差不多的学校。哪还有必要把2万元打了漂漂溜?
 
    再次。考生为了高考,可以说已经拿出了吃奶的劲儿。到了冲刺的时候了,已经不可能会提升的太大的空间了。也就是说,神仙他姥姥辅导,也不会有太大的长进了。据我所知,各校高三老师的配备都是下了工夫的,特别是重点学校,都是经验丰富、长期在一线奋战的老师,而且老师也都是卯足了劲儿的辅导学生。那些天价老师的辅导到底比自己的老师高明多少,很难说。对其资质咱没调查过不敢妄加评论,但可以肯定的说,那些在一线的老师这个节骨眼上,可能没有工夫也不大敢在社会上兼职去挣这个钱。
 
    还有,如此天价家教会不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是日进千万的主儿,这两万元的确是个毛毛雨了。对孩子来说,再花个十万、八万也算不了什么。但如果家庭收入不怎么太高,在这个时候咬着牙花这两万元,就极有可能给孩子增添新的压力。即便家长不说,孩子也会想,这要考不好,就更麻烦了。而这样想的结果,十有八九考不好。
 
    只要能让孩子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让家长出再多的钱也愿意。这类教育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才敢推出了天价高考家教。而事实上,有许多东西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而且还有可能花钱买了罪受。
 
    我的一些朋友家有考生。我对他们的建议是:摸摸孩子的脉搏,找找孩子的差距,看看孩子的状态,鼓鼓孩子的士气。
 
    再具体点说就是:别单纯看其一模的分数高低,还要帮着孩子总结总结一模的问题。看其是正常发挥了,还是暴露出了问题。一位家长只是告诉我孩子一模成绩不大理想。问他哪门课程没有考好,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的家长只知道物理成绩特别低,但对其原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样的话,肯定就没有办法给孩子以具体的指导了。
 
    离高考没多少天了。绝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老师,对考生都会有负责任的安排。考生也好,家长也好,都要相信老师,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在这段时间里,考生恐怕不能太拼命了。要适度的放松,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什么都看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巩固已经掌握了的,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补补不足的地方。更多的是在应试技巧和心理状态上要分数了。
 
    此文刊登在5月9日北京考试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