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出门,便看天下事。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人们可以亲眼看到异地发生的事情。这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视频聊天、网上直播,对于网民们来说,简直太平常了。可将摄像头安装在露地,对准健康成长的牡丹,让人民可以实时在线欣赏国色天香,的确称得上是一个绿色传播的创举。
据科技日报报道,洛阳国家牡丹园里新近多了2个电子眼。在河南省第25届牡丹花会开幕之际,科技人员在园子的核心位置,设置了360多的摄像头,并通过百兆光纤网络后台遥控变焦,用以监控摄像头周边的数百米的牡丹开放实况、或聚焦单株盛开牡丹。让那些四面八方的网民,可以随时看到牡丹花开的盛况。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似乎林业、园林的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和高科技总是遥遥相望,而不是紧密结合。当年,我在林业大学上学时,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怀疑:不就是挖坑栽树吗,还用上大学?还用学四年?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在学科意义上来说,林业学科并不亚于计算机学科。但相对而言,林业学科发展的并不快,是因为林业学科太复杂了,和社会、和人类、和经济、和环境、和气候等等,都紧密的相关,而这些都表现出了许多可变因素。
林业、园林学科近年来发展较快,就是因为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只是一些搞计算机的,不懂林业,而搞林业的,计算机的知识有很有限。所以,希望更多的高科技专家关注林业、关注园林。21世纪,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还是生物时代和环境时代。谁重视环境,谁就能在科技发展上更有作为。
或许有人会担心,人们都从网上看了花开,谁还费劲巴拉地跑那么远到实地看去?此话差矣。看了电视报,人们还是照样会看电视节目!看了片花,人们还是渴望看到电视剧。看了报纸上的连载,人们还是会买本书来看。
这条消息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在吸引游客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把摄像头对准开放的花朵,而且可以眼见为实,还可以实时观看。在此之前,恐怕除了在电视屏幕上和电影里看看花开的快镜头,恐怕还没有欣赏过花开的过程吧。新鲜就能吸引游客。心动不如行动。此举即可扩大牡丹园的知名度,有可吸引网民的眼光,都在为旅游培养直接和间接的游客。
在绿色传播上,此举的意义还可以发挥到极致。为了保护珍稀植物,可以让人们通过网络观赏其容貌;担心惊扰野生动物,可以在隐蔽处安装点电子眼,让人们在线察看其行踪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人迹罕至的地方,都可以辛苦工作人员帮着做点善事,用现代化的手段满足人们的欲望。这样既扩大了动植物保护的影响,也有效地控制了人群,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我同时在人民网强国博客环保频道开了博客,欢迎大家支持点击: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450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