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我就发表过文章,题目是《假花烂漫的世界》,对我国处处都是假花儿、假植物当道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光阴荏苒,假花依旧,而且愈演愈烈,使人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之所以又涉及这个话题,是因为刚刚看到的报道以及前几天经历的一件事。一家媒体刊登报道说,王府井大街的花坛上换了假的郁金香,而且还刊登了大幅照片。看来造假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媒体对造假也津津乐道。
过“三八”节的时候,单位给女士们送花。不少同事都抢着要人造假花,那鲜艳夺目的、生机盎然的月季却成了处理货。我心里暗想,这是什么年头儿啊,假的比真的还受青睐。
这几天再到各办公室里转转,看到了假花儿和真花儿PK的结果。月季早已枯萎,惨不忍睹,而五颜六色的人造假花依然烂漫。怪不得人们愿意选假花呢!
一位女同事告诉我,真的花儿太难养了,费劲儿不说,还很容易弄死。再说一天到晚忙得像打仗,哪里有闲心伺候它呢?看这假的和真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不用换水施肥,永远这么漂亮。
细细琢磨,好像还真有点儿道理。换个角度来看,这真花儿还真没有假花那么多优势。在慨叹世风日下、假货当道的同时,对真花儿有些恨铁不成钢了!尽管真花儿和假花儿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大相径庭,相差甚远,但真花儿离百姓过远,和养护难有直接关系。俗话说的“好花不常开”的现象还没有改变。在分新秒异的网络时代,有关花卉的实用科技似乎没有多大进展。花儿还是那么难养,花期还是那么短暂,也真怪不得人工仿真植物盛行、真花不受青睐了。
人造仿真植物大行其道,是商家琢磨透了人们的心理,而且技术人员在“仿真”上也下了工夫,的确做到了“以假胜真”。
客观地讲,人们喜欢假花也是对花儿的一种喜爱,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我还是要劝大家多养点真花儿。假的再像真的,也真不了。花期不长,更显得珍贵,更值得我们珍惜。真花儿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观赏价值,还有文化内涵,还有在养护过程中体味到的艰辛和乐趣,这些远远胜于仅仅是观赏花儿(而且是假花儿)本身。无论我们亲眼看到花儿一点点儿盛开还是一点点儿凋谢的时候,我们都会收获很多很多的感悟与思考。
不过,我还想给花卉科技工作者们施加点儿压力。还是把养花的过程、技术弄得简单些吧,还是多培育点儿又漂亮、花期又长、还不用太多的浇水施肥就可以生长的花卉品种吧。否则,我们生活的世界那可真的是处处假花烂漫了。
简单易行,是普及的基础。质量优胜,是竞争的法宝。这对于其它行业来说,也是适用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