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奥运才4000环境志愿者太少了点儿

(2007-03-14 22:12:42)
    眼瞅着2008奥运会就到了,可北京的天空还总这样灰头土脸儿的,的确让人着急,脏乱差的地方还很多,而且绿化方面也没有特别大的改观。中国青年报今天报道,有关部门组建的08环境志愿者队伍,目前报名的已逾4000人,还在标题里用了“突破”二字,可见记者编辑对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满意了。但对这样一次世界盛会而言,对北京的环境质量而言,这4000人是不是太少了点儿?
 
    今天的光明日报说,北京已有60多万人报名成为奥运志愿者,这个数字是环境志愿者的150倍。如此悬殊的对比,很能说明些问题。
 
    首先是意识问题。迎接奥运会的重点放在了场馆建设及其它硬件建设上了。离着场馆八百丈远的清华东路尽管到了西端仍然有个瓶颈,还是把马路拓宽了一倍还多。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的任务是整治80个“城中村”,现已拆迁了55个。但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外延远不如此。记得在韩国首尔,中国大学生记者问一位曾在北京的韩使馆任职多年的参赞,以汉城奥运会的经验,北京奥运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先让居民把阳台上晾的花花绿绿的内衣收起来。客观地说,北京的硬件建设虽然有些缺口,但的确和一些发达国家差别不大,但无论是生态环境、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差得就是一点儿半点儿了。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环境建设的理解太窄。
 
    对于百姓们来说,虽然对北京的环境多有抱怨,但却缺少更多的实际行动。中青报报道的题目是《北京市民热议环境建设》。如果将“热议”这样的坐而论道,改为投身就好了。那样的话,环境志愿者就不会仅仅有4000多人报名了。
 
    人们热衷报名参加奥运志愿服务,而对加入环境志愿者表现淡漠。这一现象折射出的是环境意识还不强。许多人喜欢直接投身奥运赛场义务服务,而对在幕后的环境建设志愿服务兴趣不高,说明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怎么到位。事实上一个外国人来到京城,最早感受到的、感受最深的,不是环境中的其它问题,而是空气质量太差,绿地太少。而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摆到重要位置上下大力气解决,会对北京的国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和人们的意识直接相关的是宣传引导不够的问题。就拿这一报道来说,没有指出北京环境建设的差距和问题,而是对所谓的拆迁津津乐道。报道说在某区的大街上,路两侧绿化带还加上了铁架护栏,以遏制行人对绿化带的踩踏。还说这是市民贡献的“环境建设金点子”。真不知道想把市民引向何处。另外,征集奥运志愿者的宣传声势挺大的,但在此之前,我没有听说过还征集环境志愿者。就是到了现在,我也不知道环境志愿者的报名条件和应尽的义务。对于我整天要把十多份报纸翻个够,有事没事总上网浏览的人来说,都不清楚,想必那些比我忙的、离纸质媒体远的、也不怎么上网的人更不知道了。
 
    环境建设不但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和每个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在短期内,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素养恐怕来不及了,但多征集些环境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应该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做的事情那么多,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对于这个有着数千万人口的都市而言,别说4000个环境志愿者,就是4万个也不多。除此之外,每个北京市民以及来北京打工的、旅游的、出差的、路过的,都应该自觉维护北京的环境,成为没有加入组织的环境志愿者。
 
    这不仅仅对于北京奥运十分重要,而且对于北京的未来也十分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