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用时髦点儿的话说,如今是包装的时代。甭管怎么表述,理儿都是一个,包装相当的重要!打造明星靠包装,推销产品靠包装。包装可以使土鸡变成金凤凰,包装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当然,“质不够、包装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搞得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从。
这几天北京平谷正在用5万元的奖金给寿桃征集包装的设计。尽管我们对包装早已见多不怪,但还是为之心动。不是我多才多艺跃跃欲试,而是为当事人竟能巨资为桃子征集美丽的婚纱的创意而感动。
久居京城,吃过不少平谷的大桃。顺访平谷时,还偶尔亲手从树上采摘过。但要么桃子呈锥形摆在路边,要么就是放进了纸箱里。桃子的味道虽然没有任何改变,但缺少包装的桃子像一个个不善打扮的村姑。买回来、摘下来自己吃也没什么讲究,但要想送人用个塑料袋兜着实惠劲儿倒是有了,可就是不大上档次。
不用说,平谷肯为给寿桃征集设计作品,是因为他们明白独特而时尚的包装,可以使平谷大桃增值。之所以肯出大价钱买佳作,是因为他们清楚经设计师们的包装,平谷大桃可以换回比奖励成本高得多得多的钱。应该说,这是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了消费者对高档桃子的需要。
巨奖征集包装设计作品,可以一举多得。比如,这也是一次宣传平谷大桃的契机。可惜的是,除了我在一家纸质媒体上看到类似征稿启事的东西之外,似乎没有太大的动静,造势显得差了点儿。
之所以对平谷重视给寿桃设计包装赞赏有加,是因为对产品定位的准确把握。普通的桃子包装好不好可能不甚重要,但对于用来给人祝寿的桃子而言,包装的好换就显得不是可有可无了。人们送寿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送的桃子本身,而是一种“寿桃”文化或者说“水果”文化。除了人们对桃子本身所赋予的祝愿之意外,具有文化品位的包装设计,可以更好、更恰当地表达人们给对方健康长寿的希冀。在这种意义上说,优秀的寿桃包装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包装,而是寿桃产品的一部分。尽管由此可能会使寿桃的售价有所上扬,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多花的钱同样也得到了和祝寿相关的产品回报。
如今的水果比蔬菜还便宜。水果产业的出路,不仅仅是产销对路,也不是单纯靠深加工,还要注入文化的含量。这就是平谷巨奖寿桃征集包装设计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界对此是否感兴趣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我却对寿桃的包装设计充满期待。如果有幸能看到那一件件设计佳作并参与评选,则应该是一件幸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