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难为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的管理者们,竟想出了“国内首次””人猴同居真人秀“的招数。可惜,这一创意的经济效益太差,连操作活动投入的成本都没能赚回。虽说是换来了几十家媒体连续5天的报道,但如此作秀既没有起到关爱动物的社会效果,也没有为动物园拉来游客,反倒是引来了社会众口一词的指责。不知道这算不算赔本赚吆喝。
没幸看到“真人秀”的实况转播,只是从报道上得知3男、3女和65只猕猴在一块500平米的场地内共处了5天5夜。全程直播的摄像机则将5昼夜中发生的一切呈现在公众面前。遗憾的是,并没有多少人前往看热闹,动物园惟一的收获就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知名度。
但有一点策划者们不知道或者忘记了,在现代社会里,需要的不仅仅是较高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较高的美誉度。这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就很难生存和发展;但知名度很高,但美誉度太差,同样很难生存和发展。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美誉度较差,知名度越高带来的麻烦也越大。从这种意义上说,该动物园知名度的提高,差不多是以美誉度的降低为代价的。所以,这样低质量的知名度有和没有,没有多大差别。或者说,用这样的方式出名,出这样的恶名,还不如不出。
搞策划讲究个新意,但要“新”的靠谱,而不能仅仅为了哗众取宠。所谓的创新,不是想点子人家不屑一顾的花样,搞什么令人厌恶的闹剧,而是从实际出发,采取些切合实际的措施,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实,无论策划什么活动,有一定的商业目的并不丢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不能什么都讲钱,但在社会效益好的前提下多赚点儿钱毕竟不是件坏事。何况动物园之所以出此下策据说还是为了拯救生存的困局。问题在于即便是有良好的愿望,也不一定就有良好的策划、良好的实施以及良好的效果。这也就是说,策划可能人人都会,但效果好坏就难说了。
所谓人猴同居是为了关爱动物的说法,显然过于牵强,也就是说从创意来说就是失败的。稍微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关爱动物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必要非要把人和猴子关在一起才能做到。更何况猕猴居里突然来了6个身穿迷彩服的大活人,还有那么多的摄像机架在那里,对动物的骚扰显而易见。
尽管有些人容易上当,但对明目张胆的炒作还是有些警觉的。把几个大活人弄到动物园里和猕猴一起生活,远没有崔永元带着一拨子人重走长征路那么有说道。别说人们不会从市区跑28公里、花上80元钱到现场去看几个无名氏和猴子耍,就是坐在家里看电视也不会有多少看点。
活动策划者坦承自己基本不知道什么是商业炒作,但缺乏相应的知识却照搬国外的作法,自然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如今炒作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一些人的是非观、荣辱观,都已经搞不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也闹不明白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了。画虎不成反类犬,还坏了自己的名声。
这里还要抱怨一下有关媒体。每时每刻世界上发生着多少新闻你们不报,偏偏对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感兴趣。正面的报道,你们不想做。负面的报道,你们不敢做。社会的正义懒得伸张,百姓的利益也不去维护。对这种闹剧却舍得花本钱,舍得出人力物力。这种为不当炒作推波助澜的作法,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唾弃。
如何拯救动物园的困境,是个大的课题,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如何去做,我这里不多发表议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猴同居真人秀”之类的闹剧,对此不会有丝毫的作用,所以还是少来点儿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