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为什么”工具分析法
■文/李士福http://blog.sina.com.cn/m/lishifu
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管理者最常见的行为是容易陷入传统思维误区,不但延误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事倍功半,团队士气受挫。问题出在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上,致使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供管理者参考。
一、简述
5个为什么分析,也被称作为“什么-为什么”分析法。它是一种诊断性技术,被用来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它的根源会引起:
1、恰当地定义问题;
2、不断提问为什么前一个事件会发生,直到回答“没有好的理由”或直到一个新的故障模式被发现时才停止提问;
3、解释根本原因以防止问题重演;
二、问至少5个“为什么”
文件中所有带有“为什么”的语句都会定义真正的根源(通常需要至少5个“为什么”)。
1、5个为什么分析,类似于原因-和-结果图表,在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发生前可以用它来“集体讨论”这种结果的潜在原因;
2、5个为什么分析有助于解决零星的品质缺陷引发的问题;
3、5个为什么分析被用作一个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一部分,即根源调查;
4、5个为什么图表用来鉴别和证明问题和根源之间的因果关系链(3个P),即:
(1)、为什么问题会发生?(各部分)
(2)、为什么问题会触及到顾客?(保护顾客)
(3)、为什么“体系”会失败?(过程)
三、大野耐一运用5个“为什么”分析工具案例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先生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
有一次,大野耐一在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于是,大野耐一与工人进行了以下的问答:
一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二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三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四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五问:“为什么磨损了呢?”
再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我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四、后记
“连问五次WHY”并非什么妙法,不过一再追问为什么?就可以避免表面现象,而深入系统根本原因,也可避免其它问题。所以若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许多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正如加拿大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所言,一件没有预料的事情可能引起故障,一个长久被忽视的问题可能导致一次危机。我们的管理者应该常常思考明茨伯格的管理警句名言,大野耐一简介而有效的应用案例,不断实践5个“为什么”分析工具,让管理更高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