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笃多投医15卖当
(2023-03-24 20:45:50)
标签:
病笃多投医骨髓炎康复集卖当 |
分类: 天天新回忆录微方言 |
病笃多投医15卖当
四十年前的社会,与今天相比,一样有诈骗。那里的诈骗,欺骗人们的善良、朴实。现代的诈骗,直接欺骗人们的愚昧与贪婪。渑池方言有个词,叫卖当。一些游方人士,出卖货物或者出卖骗局,明智可能上当,人们自欺“上当止一回”,情愿去买。卖当而有个买,就是自愿上当。古代三姑六婆,是女子而兼卖当,而游走于农村,有和尚道士化缘修庙,更多是占卜、相看、拆字、卖药,当然也有看病的。
因为相信“单方治大病”,又听那吹嘘说“祖传秘方”,所以见“卖当”的,走到门口或者村口,总不让他空过。所以在“病急乱投医”的时代,有病之家,实际也是游方人士的福音:到家里去,听你说说,供你吃吃,总要买些什么,买了之后说上当,买之前呢,知道要上当,也心甘情愿。明明是在撞大运,却又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又说“无君子不养小人”。那些看相卖药的,仿佛成为小人;而供养他们的,就是君子。凡有乞丐走到门前也决不让他空过!
故事里有县官上任,盘缠不足,就借助于地理师、占卜师,一路走去,毫无愧色。千里做官,为了吃穿。那些唱莲花落、说数来宝、卖卦卖药的,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啖饭之道”,与无耻文人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附庸于贵族,并无二致。更何况有郑板桥“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佛陀行乞四方,然后能“敷坐而坐”,“坐而论道”,世人谁又不行乞者?又有多少人不是在“卖当”而已?
郑板桥《沁园春》见于《邓拓散文》,读得很熟。但未必全懂: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