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李石《巧宦论》详注1

(2022-12-12 17:04:36)
标签:

姚崇

详注

李石

巧宦论

文化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宋李石《巧宦论》详注

《方舟集》卷九

君子之仕也其进曰有道其退曰有命道在人则审已之道深浅大小以为仕之所得于世之轩轾不苟进也命在天则安于天之所以予我者厚薄不自执以为已之累曰斯天也我何预焉如是则君子之仕进退之分决矣若夫小人之仕则反是以进为命而以退为道命则曰我当得之道则曰不合则去故为伪为佞为倾为险为幸为术皆巧于宦者也

饰虚诞以为真曰伪崇谀媚以为智曰佞掩众人以取名曰倾启祸害以自利曰险多端倪以有卜曰幸立机数以罔上曰术六者异名而同巧也得其一二者已足为名世小人矧兼六巧之全者其祸害可胜讳哉

注释:

李石(1108-1181)字知几,号方舟,资州盘石(今属四川)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知黎州、眉州。蜀人号为方舟先生。《宋史翼》有传。其门人编《方舟集》七十卷,已佚。《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本二十四卷。

本文选自四库版《方舟集》卷九。《四库全书总目》载:《方舟集》·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李石撰。石有《方舟易学》,已著录。《宋史》不为石立传,其集亦不见于《艺文志》。惟《书录解题》载《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自明以来,绝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次,犹可得十之六七。考邓椿《画继》,称其出主石室(案此指由太学博士黜为成都学官时),就学者如云。闽越之士,万里而来,刻石题诸生名几千人。蜀学之盛,古今鲜俪。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石在太学时,適右学生芝草,学官称贺,石独以为兵兆。由是坐斥。赵雄其乡人,骤贵,石不与通书。及石罢官,值雄秉政,遂不复起。”是石亦学问气节之士。《资州志》又称其好学能属文,少从苏符尚书游。而集中亦有为苏峤所作《苏文忠集御序跋》。知其文字渊源,出于苏氏。故所作以闳肆见长。虽间失之于险僻,而大致自为古雅。诸体诗纵横跌宕,亦与眉山门径为近也。谨以类排比,编为诗五卷、词一卷、文十二卷。又浙江采进遗书中有石所撰《易十例略》、《互体例》、《象统》、《左氏卦例》、《诗如例》、《左氏君子例》、《圣语例》、《诗补遗》诸篇,皆题门人刘伯龙编。而帙首一行乃标曰《方舟先生集》。勘验《永乐大典》所录,《经说》诸篇与浙江本无异。而其前冠以“方舟集”字亦与浙江本同。盖本附入集中,后全集散亡,仅存此《经说》。今仍别为六卷,附之于后,以还其旧焉。

开头先厘清名词,进曰有道,退曰有命。前者自己可以控制,按古人之“陈力就列”而已。后者自己无法控制,故曰有命。

道在人,这里人与天对应,“审己”重点在审察自我。自我的品德、修养水平决定。轩轾,音xunzhì,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

命在天之天,是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天。所以要安之。不自执,不要过于执著。

分、决,犹说界线明确。

小人之仕与君子之仕道命相反,仕则说我应该得到,不仕则说不合则去。故有六种巧宦之术。六种是:为伪、为佞、为倾、为险、为幸、为术。

伪是假装、修饰虚诞。佞是谄媚、巴结主子。倾是遮蔽他人、成就自己。对小人六种入仕方法一一从字面角度解释定义。

险是开户祸患从中渔利。卜,占卜,这里理解成赌。把多端绪的事情赌一种对自己有利的结局。术是想方设法欺君罔上。

利用一二种方法,已经成就小人的名声了。兼用六种办法的小人全才,一定会祸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