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新《姚崇论》详注2

(2022-11-29 20:25:55)
标签:

李新

姚崇论

姚崇

详注

宰相

李新《姚崇论》详注2

能各因其一长而委任之然后纷纷之务无大小无难易,群才奏功而宰相集其成以献于天子天子垂拱仰成而四海毕治若此惟无心者能之真王佐才也伊尹于商曰阿衡周公于周曰太宰惟衡也不以其能辨物而忌天下之物惟宰也不以其能别味而忌天下之味惟伊尹周公不以其能用才而忌天下之才故能使成汤太甲擅美于商而武王成王独髙于周也

注释:

因才施用,各用一才,聚而成事,所以叫“群才奏功”。

集其成,宰相把所有的成功合成,然后献给皇上。

皇帝什么也不操心,天下大事就完全解决。垂拱,是古代形容治理得很好的一种理想状态,即皇帝垂衣拱手而天下大治。《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孔颖达疏:“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

五佐指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筦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无心,这里不能理解成无意,而是表示没有私心、偏心、邪心的无心,相对于论姚崇针对姚崇有太强的权力心、功名心、区别心,成见与偏见太多。周辉《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伊尹(前1649-1550),己姓,伊氏,名挚,商朝开国元勋。于有莘国,经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商朝建立后,担任尹,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历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阿衡是商代的官名,师保之任。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尚书·大传》:“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太宰,也叫大冢宰,西周始设,职同宰相。

此句从衡字面解释宰相之职。衡的本义即衡器、秤。

此句解释宰。宰的本义是奴隶总管,执刀从事祭事,所以地位崇高,然后才引为最高的臣职。这里用味解释,显然当厨师讲。参照了伊尹的“调鼎”“和五味”的治理思想。

成汤即商汤。商汤(约前1670-1587),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商朝开国君主。太甲,名至。太丁之子,商汤之孙,商朝第四位君主。

武王、成王,都是因为有周公的辅佐而于西周时期成为圣王。周武王姬发(?约前1043),姬姓,名发。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开国君主。周成王姬诵(?前1021),姬姓,名诵,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朝第二位君主。在位22年,儿子周康王姬钊,合称“成康之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