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新《姚崇论》详注1

(2022-11-28 20:22:10)
标签:

姚崇

详注

晁公武

李新

姚崇论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李新姚崇论详注1

天下之议谓明皇帝用姚崇于即位之初以成中兴之太平故开元之盛皆姚崇之功也吾窃谓非崇之功乃崇之罪也然则何以为见崇之罪愚将申其说而明之

夫天子择宰相之才以有为而宰相择天下之才以报天下使宰相而不用才则凡鄙不言兀然无能为者举皆可为之也则将何以服役豪杰之心而驱别分任之乎

虽然宰相而有才则可也自用其才然视天下有竞长絶物之情不可也天之赋与于人不使之兼全,久以难全之才而欲独任天下之事决万万无此理也惟其能屈己之才以伸天下之才于进贤退不肖之际了无容心焉谓若人也可任若事彼其过我耶其或不及耶吾之仇耶平生之雅善耶吾举皆若不知焉惟知若事非若人则不以济也

注释:

本文选自《跨鳌集》卷十五。《全宋词》作者小传。《跨鳌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五 集部八:《跨鳌集》·三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新撰。晁公武《读书志》曰:“李新字符应,仙井人。早登进士第。刘泾尝荐于苏轼,命赋墨竹。口占一绝立就。元符末上书夺官,谪置遂州,流落终身。”今考集中《上李承旨书》,称“某叨冒元祐第”。《吊安康郡君词序》称“解褐通籍,在元祐庚午”。与公武早登进士之说合。《上皇帝万言书》首称“元符三年五月十一日兴元府南郑县丞李新”云云。《上吴户部书》称“庚辰之初”云云。元符纪元凡三年,止于庚辰。与公武元符末上书之说合。《谢循资启》称“妄投北阙之书,久作南冠之絷”。与公武谪置之说亦合。惟《冯隐士碑阴文》称“崇宁二年跨鳌居士以言抵罪,羁于武信”。《遗爱碑记》亦称“崇宁初入遂宁境”。则其谪置在上书后三年。又《与冯德夫手简》称“归来山谷几半岁,时时掖老母登高,指烟云明灭处,正前日羁管所”。则未尝终于谪置。《再与泸南安抚手简》称“祗役新疆,苟摄支邑”。《上郑枢相书》称“陆沈州县三十许年,始以城役改官”。其他转资到任诸谢启,虽不能定在何时,而《更生阁记》称“宣和癸卯八月误恩二郡”,复有《谢茂州到任启》,正在是岁。则新斥废以后,仍官至丞倅,亦未尝流落终身。均与公武所记不合,岂宋人重内而轻外,不挂朝籍,即谓之流落耶?新受知苏轼,初自附于元祐之局。故其所上书,词极切直。然一经挫折,即顿改初心。作《三瑞堂记》以颂蔡京。《上王右丞书》以颂王安石。《上吴户部书》至自咎“前日所言,得疾迷罔,谓白为黑”。其操守殊不足道。且所作《韩长孺论》,讥其马邑之役,沮前日之议,败今日之功,所以阴解灭辽之失也。作《武侯论》,谓其当结魏以图存,所以阴解和金之辱也。无非趋附新局,以冀迁除。公武但记其上书得罪,而不详其后事,亦未免考之未审也。惟其诗气格开朗,无南渡后啁哳之音。其文序记诸篇,忽排忽散,虽似不合格,而他作亦多俊迈可诵。在北宋末年,可以称一作者,固不必定以其人废之矣。集本五十卷。今散见《永乐大典》者,裒合编次,尚得三十卷。集中《更生阁记》,述政和丁酉剿茂州叛羌旺烈事,所述宋兵怯弱之状,殆可笑噱。核其地理,即今之金川土司。而诸书言蜀事者,未尝举是篇,则是集亦罕觏之笈矣。

明皇帝即唐玄宗。明是李隆基谥号,全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玄宗是李隆基的庙号。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主旨即开元乃姚崇之罪,文章思路属翻案文章,题目平平,开头即耸人听闻。

有为,有所作为。《易·系辞上》:“是以君子将有为也。”这里的有为即兴利除弊。

这里的用才,不是宰相自己用己之长才,而且为了天下用天下之才,使人尽其才。鄙默不言,自以为见识短浅而沉默不语。举、皆同义,犹今言,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孟子·梁惠王下》:“举欣欣然有喜色。”《明史·吴道南传》:“廷臣舌敝以请者,举皆杳然。”

服役,让别人信服并服从。驱别,同才能特点分别作用、使唤。《文子·下德》:“伐乱禁暴,举贤良,废不肖,匡衺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于施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

即使是这样。

竞长絶物,与他从比长短,拒绝他人的智谋计策。这里暗指姚崇的智慧覆盖式辗压卢怀慎、源干曜等。

天赋之才不能全。

才之难全与事之独任形成矛盾。

屈己申人,用贤退不肖,庶几解决才难全与事独任的矛盾,这时候需要放弃亲疏的标准,取其可取,也不执著于和自己的比较了。容心,用心,留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