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弹琴诫》详注1

(2022-09-22 01:07:15)
标签:

姚崇

详注

五诫

弹琴

六律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弹琴诫(并序)》详注

琴者,乐之和也;君子抚之,以和人心。夫其调五音,谐六律,则移风易俗,感舞禽兽,而况於人乎

故身不下堂,不言而理者,盖鸣琴故也。乐导至化,声感人情。故易俗以雅乐,和人以正声。

注释:

本文选自《全唐文》卷二百六,是姚崇“五诫”之一。以弹琴比喻治国之道,作于姚崇任唐玄宗紫微令之后。

乐之和也。指用音乐之道使社会和谐。《论语》: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古人以为“乐不至淫,哀不至伤”,就是说乐之和也。《史记》卷二十四有《乐书》,其中说“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乐者天地之和也。”这就是谈中国式的礼乐教化的功能。

抚,弹。君子弹琴,能到达人心之和。古人以为音乐的功能就是把天地之和与人心之和交融。

调五音:调,调和,调节。五音:亦称五声,指古代音乐五声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

谐六律:谐,和合,协调。律,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管,以管的长短,制定乐律。乐律有十二,阴阳各六,阴为律,阳为吕。六律即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移风易俗:改变风尚与习俗。《苟子·乐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

《史记·夏本纪》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师旷鼓琴玄鹤集乎廊门,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都是所谓有乐感禽兽。司马迁《乐书》先定义禽兽之为禽兽是不知音乐,而高级的音乐,得天地之和,动天地之气,所以又能感动禽兽。此句则说音乐能感动禽兽,何况人呢?

故身不下堂,不言而理者,盖鸣琴故也。此句典出《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这里主要强调为官者要政简刑轻并重视教化的作用。

乐导至化,声感人情:音乐可以引导出最好的社会风气;乐声可以感化出人们高尚的情操。化:风俗,风气。感:感动,感化。《礼·乐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

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用高雅正统的音乐才能移风易俗,才能激发人心之和。雅乐: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亦即正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