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箴》详注1
(2022-09-07 00:53:24)
标签:
姚崇详注口箴金人铭文化 |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
《口箴》详注
君子欲讷,吉人寡辞。利口作戒,长舌为诗。斯言不善,千里违之。勿谓可复,驷马难追。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多言多失,多事多害。声繁则淫,音希则大。室本无暗,垣亦有耳。
注释:
本文选自《全唐文》卷二百六。武则天天授年间(690-692),王公卿士多以言语不慎为酷吏所陷,姚崇乃著《口箴》以诫于代。箴:古代用以规戒他人或自己的一种文体。
君子欲讷,君子说话要谨慎小心。《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语言迟钝。吉人寡辞:贤人少言语。吉人,善人,贤人。《周易·系辞下》:“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利口作戒,能言善辞的人要作为鉴戒。利口:能言善辩。《书·周官》:“无以利口乱厥官”。长舌为诗:巧言花语竟载入《诗经》。长舌,比喻多言语,亦指搬弄是非。《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斯言不善,千里违之:《周易·系辞上》载: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驷马难追也说驷不及舌,本来就是劝人勿多言。《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澄神之极:宁静玄妙极了。澄:静,宁静。神:玄妙,神奇。《庄子在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去甚去泰:去其过甚,适可而止。《老子》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过分,泰,安逸。《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居物之外,指不要过分陷于事务之中,而心居于是非得失之外。张衡《归田赋》:“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金人铭》:“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参阅《扑满赋详注》。多言多失,也说言多必失。”《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声繁则淫:话语过多就会让人感到言过其实。淫:过分。《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天下本无暗室,常常会是隔墙有耳。《宋书·良吏传·阮长之》:“在中书省直,夜往邻省,误著履出合,依事自列门下,门下以暗夜人不知,不受列,长之固遣送之,曰:‘一生不侮暗室。’”暗室内指没有能看见的隐蔽房间。中国古人信奉君子不欺暗室。联系下句就是天下没有暗室,隔墙有耳,说出来就可能会有人听到。《诗经·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