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冉伯牛赞》详注
(2022-09-06 01:02:43)
标签:
姚崇详注像赞冉伯牛孔门弟子 |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
《先师冉伯牛赞》详注
颛门隶业,入室推贤。名惟科首,行则士先。是为上足,宁同及肩。亡之命矣,怀之喟然。
注释:
赞是一种文体,类似韵语的评论。史书中司马迁每篇传记之后,有所谓“太史公曰”,班固之后改为“赞曰”,一般称此类赞为史赞文。姚崇文集已佚,今所见姚崇所作的“赞”,仅此一篇,属于史赞文。《史记》有《仲尼弟子列传》。姚崇或作《仲尼弟子传赞》,非所以独钟情于冉子也。
冉伯牛即孔子的学生冉耕。冉耕(前544年-?),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孔门四科“德行”代表人物之一,受儒教祭祀。后患恶疾,孔子亲往探望,见其垂危,深为叹惜。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冉子”。
首句说冉耕在孔门有特殊的成就,似修德行之门,在此门优先。颛,通“专”。专门。
《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推贤,推荐贤人,这里是被推举为贤者的意思。
姓名列入德行科的前茅。《史记》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行为走在同列的前面。好比说都是同类的楷模。《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后用于称颂老师门下的学生高才捷足。
及肩,一般说在师门成就比登堂入室至一层次的成就。《论语·子张》:“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孙绰《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乃肩而已。”
冉耕身陷恶疾,也是他的命运不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每想到他都为之感叹。本文共八句,贤、先、肩、然四字入韵。整篇赞文并无新意,或是其年轻时的系列作品,佚而独存而已。历代吟咏伯牛,多与疾病有关,未闻姚崇平生为疾病折磨之事。待考。
附录一:
历代诗词咏伯牛:
北宋释智圆《病起自叙》(节选)
盗蹠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北宋张方平《葛居士诗》:
三峰顶上五经秋,妙法白莲清净脩。
无数天花常自散,真空性水不停流。
病痴谁问维摩诘,俗眼徒嗟冉伯牛。
别有妙身诸相具,金刚坚固异浮沤。
北宋王令《春梦》(节选):
又闻人间人,一一天与命。
孔饥孟退荀杨贱,天公岂不知其贤与圣。
颜子号庶几,早死不久生。
子夏既丧子,左丘亦失明。
伯牛疾牖间,原宪贫病成。
晁错死非命,贾谊夭不卿。
赐死萧望之,罪免刘更生。
羊祜许国斸墓破,反得坠折无完肱。
宋李弥逊《蔡子应郎中挽诗》其二:
三生曾结在家因,半世相从渐老身。
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户嗟来已反真。
我亦无心趁哀乐,每怀前事一伤神。
金末元初耶律楚材《感事四首》(和丘处机)其一:
富贵荣华若聚沤,浮生浑似水东流。
仁人短命嗟颜氏,君子怀疾叹伯牛。
未得鸣珂游帝阙,何能骑鹤上扬州。
几时摆脱闲缰锁,笑傲烟霞永自由。
明卢龙云《冉伯牛墓二首》其一:
寂寞先贤墓,千年马鬣坟。
可怜七十子,德行几如君。
其二:
自古天难定,斯人疾久婴。
止余南牖诀,堪与暴平生。
明末申佳允《冉子祠》:
烟火寥寥瓜井村,秋风落日伯牛坟。
岿然老树碑阴矗,岚影波光拂垄云。
仰止斯人名不腐,科悬德行书悬谱。
平原宾客气如虹,沙草榛芜何处土。
半世车尘历落中,九京赢得郓侯封。
一抔伏腊惊樵牧,灵雨春滋卉木秾。
传浴温泉事恍忽,石青篆碧探残碣。
闻风兴起古今情,何问衣冠何问骨。
附录二: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之《伯牛赞》:
德以充性,行以澡身。二事在躬,日跻而新。并驱贤科,得颜与邻,不幸斯疾,命也莫伸。
天天新按:此赞引自乾隆五十年版《保德府志》卷五“宸翰”。宸翰是皇帝的手笔,但志中说“今上”,应该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网络或误为宋高宗,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