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姚崇能算生张说详注1
(2022-06-14 14:23:49)
标签:
姚崇详注张说死姚崇能算生张说文化 |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
死姚崇能算生张说
详注
——郑处诲《明皇杂录》
姚元崇与张说同为宰辅,颇怀疑阻,屡以事相侵,张衔之颇切。姚既病,诫诸子曰:“张丞相与我不叶,衅隙甚深。然其人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吾身殁之后,以吾尝同寮,当来吊。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登时便写进,仍先砻石以待之,便令镌刻。张丞相见事迟于我,数日之后必当悔,若却征碑文,以刊削为辞,当引使视其镌刻,仍告以闻上。”
注释:
此文见于《职官分纪》卷二,题目如此。原注出《明皇杂录》。其实《明皇杂录》本有题目。此题目取段中一句,后人取沿用最广,故用此题。句式处命意,接近“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可同归于智慧故事,但同样不可全信。八卦故事,《资治通鉴》概不取。后世多处引用,略有不同,恰恰可以通过异文互见意思。附录于后,回升注,供参阅。
郑处诲(生卒年不详),字延美。太和八年登进士第。释褐秘府,转监察、拾遗、尚书郎、给事中。《明皇杂录》二卷,《补遗》一卷。笔记小说体例,记叙比较翔实。书作于其为校书郎时,成书于唐大中九年(855年)。本文属上卷,原题目为“姚崇算张说”。
疑阻,疑惑隔阂。《职官分纪》卷二引此作“疑沮”。《晋书·文帝纪》:“孙壹构隙,自相疑阻。”《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意陛下不照愚臣款诚,忽生疑阻。”
相侵,相犯。衔之,即怀恨、记仇。切,有深切、激烈义。
不叶即不谐。《新唐书》:“逢吉与李程同执政,不叶。”姚崇去世于公元721年。时张说最新任命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两年被任命为中书令。说起来,张说也是几次为相,先后任中书令,与姚崇职位相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此说丞相,算是尊敬的称呼。唐代实行多相制,相当于宰相的人很多,共同执政至少有两个。
畔隙即裂缝。姚崇与张说的具体矛盾,我们随后细说。
少怀,自小就有的秉性、志愿,亦可解释为“稍怀”,即偏于贪财好货。盛陈,尽多陈列。服玩,服饰、器物、玩好,古代说服,往往含有显示自己高极上档次的奢侈品。《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车马服玩,拟於天家。”宝带,上朝用的玉带。重器,一般指珍宝。无类,犹无遗类、无噍类,指将有灭族风险,难有幸存者。
目此,关注到这些。与“不顾”相反。结果也相反:我们就不全有什么意外了。无虞,没有忧虑,平安无事。用吾属而不用尔属或汝辈,姚崇深虑张说脾气暴躁,连死者也不能幸免。
看他喜欢什么就送他什么。《神道碑》,放在墓道的碑文。登时,立刻。上进,进呈皇帝。仍,且。与“上进”对应。砻,通垄,砻石,就是立好石碑。
征,求索。以为辞,当借口。刊削,修改。引使,引导他的使者来看并同时告诉皇上(告诉他已经报告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