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崇捕蝗详注3

(2022-06-07 19:46:50)
标签:

姚崇

详注

姚崇捕蝗

陈芳生

捕蝗考

分类: 王以悟之姚崇详注

附录一:

清人陈芳生有《捕蝗考》一卷,论及昔人捕蝗之法,有姚崇捕蝗相关一段,录如下:

一考昔人治蝗之法。

载籍所记,颇多。其最著者,则唐之姚崇;最严者,则宋之淳熙勅也。《崇传》曰:“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此除蝗诏也。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徳。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谓之曰:“聪伪主,徳不胜妖。今妖不胜徳。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徳可免,彼将无徳致然乎?今坐视食苖,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徳何?若水惧,乃縦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諠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噉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縦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黄门监卢懐慎曰:‘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蝗多,必戾和气。愿公思之。’崇曰:‘昔楚王吞蛭而疾瘳,叔敖断蛇而福降。今蝗幸可驱,若縦之,榖且尽,如百姓何?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累公也!’蝗害讫息。”

宋淳熙勅,诸蝗虫初生,若飞落,地主邻人隐蔽不言,耆保不实时申举扑除者,各杖一百。许人告报,当职官承报不受理,及受理而不即亲临扑除,或扑除未尽而妄申尽净者,各加二等。诸官司荒田牧,地经飞蝗住落处,令佐应差募人取掘虫子,而取不尽因致次年生发者,杖一百。诸蝗虫生发飞落及遗子,而扑掘不尽,致再生发者,地主耆保,各杖一百。诸给散捕取虫蝗,谷而减克者,论如吏人。乡书手揽纳税受乞财物法。诸系工人,因扑掘虫蝗,乞取人户财物者,论如重禄。工人因职受乞法诸令佐,遇有虫蝗生发,虽已差出而不离本界者,若縁虫蝗论罪,并在任法。又诏:因穿掘打扑损苖种者,除其税,仍计价官给地主钱数,毋过一顷。

此外复有二法:一曰以粟易蝗。晋天福七年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粟一斗偿之。此类是也。一曰食蝗。唐贞元元年夏蝗,民蒸蝗暴亁,扬去翅足而食之。

臣谨按:蝗虫之灾,不捕不止。倪若水、卢懐慎之说,谬也。不忍于蝗而忍于民之饥而死乎?为民御灾捍患,正应经义,亦何违经反道之有?修徳、修刑,理无相左。敌国、盗贼,比于蝗灾,总为民害。宁云修徳可弭?一切攘却、捕治之法,废而不为也?淳熙之勅,初生飞落,咸应申报。扑除取掘,悉有条章。今之官民,所未闻见,似应依仿,申严定为功罪,着之甲令也。食蝗之事,载籍所书,不过二三。唐太宗吞蝗,以为代民受患。传述千古矣!乃今东省畿南,用为常食,登之盘飱。臣尝治田天津,适遇此灾,田间小民,不论蝗蝻,悉将烹食。城市之内,用相馈遗,亦有熟而干之,鬻于市者。则数文钱可易一斗,噉食之余,家户囷积,以为冬储。质味与干鰕无异,其朝晡不充恒食,此者亦至今无恙也。而同时所见,山陕之民,犹惑于祭拜,以伤触为戒。谓为可食,即复骇然。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东省畿南,既明知鰕子一物,在水为鰕,在陆为蝗。即终岁食蝗,与食鰕无异,不复疑虑矣。

天天新按:陈芳生,字漱六,仁和(今属杭州)人,生于崇祯壬午年(1642),卒年不详。约生活在康熙年间,着有《先忧集》《疑狱笺》《洗冤集说》《训蒙条例》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